“来水啦!”近日,在桂平市蒙圩镇棉宠村中屯,伴随着村民惊喜的欢呼声,该屯沉睡已久的电灌站告别了沉寂,将河水送进了干涸的水渠,又迅速导流到村民们干旱已久的稻田里。
事情还得从半个月前说起。今年3月,桂平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该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产投公司)开展巡察,为了解该公司项目管理运行情况,巡察组一行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项目现场,听民意、察民情。
“我们村的电灌站用不了,现在插秧只能从家里引自来水过去,费钱不说,还很麻烦。”在蒙圩镇棉宠村中屯,群众的抱怨引起了巡察干部的注意。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巡察组一行来到中屯电灌站实地查看。据村干部介绍,该电灌站是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43.91万元,于2020年6月17日建成投入使用,是该屯主要的农田灌溉渠道。
“建成之后就用了4个月,就申报停用了。”村支书唐榜结一边用手拂去电灌机的灰尘,一边摇头说,“电费太贵了,要浇灌这一大片农田,至少要抽个两天两夜,而1小时就要用80多度电,还要请专人看管,屯里没钱,只能停用了。”
电灌站闲置不用,既是对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必须马上整改。
巡察组当即将掌握的情况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经审批后作为立行立改问题移交至电灌站的管理单位市产投公司,并提出针对性巡察建议,要求其扛起主体责任,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收到立行立改通知书后,该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整改,通过检修电灌站设备设施、协调供电所恢复供电、委托村委会日常管护、协调利用村级集体经济支付电费等多措并举、多方努力,日前,沉睡已久的电灌站终于“满血复活”,为该屯千亩农田送来“及时水”,受益农户271户1200余人。
“我们把巡察监督推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平台公司、乡镇、村一体巡的有力抓手,以立行立改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桂平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张兆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