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桂平市 > 正文

桂平市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3-03-1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网络编辑:周礼萍  

贵港新闻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名单(2022年)》,桂平市成功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桂平市是全区唯一一个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单位入选,成功进入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国家队”。

抓科学规划,不断提升绿色健康渔业水平。桂平市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方案,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该市以水产绿色养殖高质量发展为主导方向,规划创建国家级水产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总面积 7.36 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 7500亩以上。按照稻渔生态种养示范、陆基圆形池养殖示范、工程化循环水“跑道”式养殖示范、光伏渔业养殖示范、桂平黄沙鳖养殖示范、桂平市连片池塘养殖示范、桂平市大水面净水养殖示范等模式进行布局,整合投入各类涉农资金2732.3万元,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高效设施渔业建设,打破传统的养殖方式,采取循环用水、自动化管理的生态养殖模式建设陆基循环水养殖及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设施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陆基圆池与养殖水槽及配套设施。

截至2022年,该市共有水产养殖总面积7.35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7.47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5亿元,主养品种有青鱼、草鱼、鳞鱼、镛鱼、鲤鱼、鱼、罗非鱼、禾花鱼、黄鱼、倒刺鲍、黄颜鱼、赤眼、小龙虾等,全市养殖核准面积7.02万亩,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的确权率达到95.38%。规范建立了苗种生产、渔用饲料和兽药经营等管理制度,全市有水产苗种生产企业23家,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率100%;全市有水产兽药店47家;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率100%;经营水产用饲料企业14家,经营执照14本;建成陆基圆池340个,养殖水槽131条。2018年,桂平市打造了1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面积3568亩,2022年升级为“桂平市北归硒田稻渔产业示范区”,面积扩展到8440.26亩,被认定为四星级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此外,实施桂平黄沙整产业质量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和品种保护,扩大桂平黄沙整产业规模,丰富种质资源,进一步提高品质和增强品牌影响力。至目前,已建成桂平黄沙鳖养殖示范面积1.24万亩,产量6454吨,产值7.74亿元。

抓特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桂平市以大湾、江口等沿江9个乡镇为“稻虾融合发展示范带”以南木镇、厚禄乡为产业发展核的“一带双核”发展格局,推广不用开挖沟的稻虾平养、冬闲田养殖等模式,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等新兴产业,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以广西维军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夏稻冬虾的“小龙虾”生态高效技术,带动83户种植大户发展稻虾养殖,建成稻虾示范基地面积8440.26亩;通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周边 50多户脱贫户自主发展稻虾种养面积约300亩,直接带动脱贫户亩均增收3000元,基地年聘用务工群众185人,年人均务工收入达1.2万元,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截至2022年底,该市引进29家企业流转稻虾综合种养土地面积3.7万亩,建成沟养稻虾田面积3万亩,累计出售成品小龙虾48.7万公斤,预计全年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综合产值5.1亿元;预计到2023年底,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将达到10万亩,实现年产优质大米10万吨、小龙虾年产量2万吨,稻虾综合种养产量综合产值达28亿元以上,高质量推动特色水产养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