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2月17日,桂平市寻旺乡南津村收获今年首批小龙虾。“这100多亩的稻虾田,是去年利用撂荒地改造出来的,产出小龙虾亩产量在50—100公斤,总产值超100万元。”南津村党支部书记卢勇前高兴地说。
近年来,桂平市贯彻落实贵港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的决策部署,以稻虾平养模式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光伏+虾”养殖、“旱改水”田养虾、冬闲田养虾等模式,大力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建成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基地155个,完成土地流转6.2万亩,建成稻虾田5.3万亩,其中2022年新建稻虾田3.1万亩。
该市成立工作专班,统筹谋划全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聘请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稻研究所、湖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结合实际编制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划,长远规划产业布局。出台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方案等系列扶持政策,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予以资金扶持,累计已发放扶持资金4427.4万元。强化稻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3100万元,建设稻虾综合种养配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新建电灌站、配电站等。
该市抓好技术服务,建立市(县)级技术支持团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突破种虾繁育瓶颈,打通稻虾综合种养上游产业链。目前,该市有自建小型种虾繁育池(基地)51个,可外供种虾、虾苗的稻虾基地26个,年外供种虾能力达105万公斤。
该市以稻虾综合种养为基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绿色有机水产品和稻米品牌,发展水产品冷冻、保鲜、加工等产业,目前在建小龙虾交易中心1处,建成地头冷库6个,已注册“北归谷虾”小龙虾、“荷渔鲜香”稻虾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