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记者来到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玉柴光伏基地养殖场,只见一排排光伏板矗立在原野上,蔚为壮观;光伏板下是一张张小鱼塘,龙虾在水中畅游跳跃,煞是可爱。
“该项目是蒙圩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进广西新恒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对光伏基地的坑塘改造成鱼塘,打造‘一地两用、渔光互补’的生态养殖和低碳发电的绿色经济模式。”广西新恒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罗总说。
来自福建的负责养殖场技术工作的潘总介绍说,现在场里养殖的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因个体大和外形酷似海水中的龙虾,又生活在淡水中,故称为淡水龙虾,20年前由台湾引进福建等地养殖。由于淡水龙虾对周边环境、水质和气候要求高,因此发展缓慢。
潘总说,来贵港打拼多年,看好贵港的营商环境。他和相关人员考察蒙圩镇曹良村玉柴光伏基地后,发现该地块周边无工业区,水资源丰富,土质保水性强,气候适宜。尤其是该地块地面上的光伏板对养殖水产有一定的遮光性,特别适宜喜荫怕光的澳洲淡水龙虾生长。公司2018年开始试养,取得成功,后扩大生产规模,规划将其打造成广西高等级淡水虾养殖示范中心。
潘总说,在这里养殖最大的困难是对坑塘的改造。坑塘要求水深1米至1.5米,因支撑光伏板的水泥柱墩深埋地下,在光伏板下施工就如在瓷器店里打老鼠一样,只能用人工和小型机械施工,进度慢,成本高,一期开发的300亩鱼塘,投资1000多万元,基建成本占80%。目前,一期年产商品虾2.5万公斤、虾苗2000万只。每年4月至11月为生产期,其余4个月为冬眠期,经过一年多的大面积养殖,亩产达250公斤至350公斤,现在市场价每公斤160元至200元,效益可观。
潘总说,按照规划,二期养殖面积300亩,投资1000万元,正在建设中。与此同时,该公司还采用新技术养殖名贵鱼,把铁桶放在光伏板下养鱼,每个圆形铁桶直径8米,高1.5米,既节省投资,还节约用水,又方便换水,第一批已订购300个铁桶。
项目落户,造福一方。罗总说,目前安排8名至10名村民到养殖场工作,月工资3000元至8000元每人。村民合作社通过入股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水产养殖,增加经济收入,基地将为他们提供虾苗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