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他扎根乡村教育二十五载,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到教育之中,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就是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明松。
刘明松,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校长。1997年,年仅19岁的刘明松从桂平师范学校毕业后,抱着为家乡教育奉献力量的信念,到南木镇中心小学,开始了自己的乡村教育之路。
随后,他先后在桂平市两个最大的乡镇南木镇和西山镇担任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累计带领100多所村级小学、教学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从规范走向卓越。他有强烈的教育使命,农村学校管治成果显著,教学科研成果丰硕,重大活动创建成绩突出,是在扎根乡村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教育能将。
刘明松主持西山镇中心小学工作以来,面临着全镇有老城区、新城区、郊区、农村、边远山区“五环”复杂结构,他通过凝聚共识,发挥新老城区9所学校的优势资源,快速催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的提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地缩短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同步发展到均衡发展。
基于西山镇中心小学这所百年名校,刘明松在全镇学校开展三个一(一规划一建设、一章程一内涵、一校树一品)活动,提升全镇小学的校容校貌和办学内涵,基本实现了校校有新楼、校园有新貌、师生有新风的活动目标,全力推进全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乡村文化高地,助推乡村振兴。
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刘明松: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管理的学校有城区学校,还有农村和边远山区学校,我通过完善党组织决策机制,激发全镇小学治理主体的活力,通过城乡帮扶、名师工程激发全镇教师团队的内驱力;通过社区融通激发家校共育的合力。几年来,我们初步构建起了教育评价体系的新形态,培植了育人模式的新生态,打造了西山教育的新样态,有效地缩小了城乡差距,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要求,西山镇中心小学在2020年秋季学期率先在本市试行课后延时服务,西山镇成为全市唯一具备完整课后服务体系的乡镇,涵盖早餐、中餐、午间住宿和放晚学后的延时服务,全镇16300多名在校小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
在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刘明松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打造表正先锋号党建品牌,构建135党建工作体系,创建一线三委德育工作模式,规范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领导下的14个支部建设,将全镇小学、幼儿园492名党员教师凝聚成为全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培育打造了表正先锋号党建品牌。
此外,为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刘明松组织制定了清晰明确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方案,并通过细化工作任务,完善具体措施,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走过了春,经历了夏,收获了秋,刘明松坚实地走着每一步。在教育战线上的二十五年,他先后获得了多项省市县级个人荣誉。在他的带领下,西山镇中心小学也屡获佳绩,荣获了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优秀学校等多项集体殊荣。
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刘明松:我们下一步的打算是在深化五育并举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劳动教育这个社会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将在桂平餐饮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着重建立四个劳动实践区,分别有养殖区、种植区、烹饪示范区、收纳教育区,将劳动教育的实践推到一个新的台阶,打造更高品质的西山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刘明松二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教育沃土,以大爱的情怀,以行者的姿态,坚定地行走在乡村教育的阳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