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好事重佳节,龙舟两两争喧豗,一场龙舟赛,沸腾一座城;一条文化纽带,凝聚振兴合力。贵港市瓦塘镇香江村,立足深厚文化底蕴,以百年非遗文化为核心,找准民族团结、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文明新风的强大动力,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活力。
香江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桂东南武装起义的革命根据地和桂东南起义的重要策划地之一。2025年贵港香江龙舟赛精彩出圈,让传统民俗文化璀璨绽放,群众乐享非遗魅力。香江村在非遗传承中展现移风易俗新动力,在“人间烟火气”中凝聚民族团结与文明新风尚。
文化为媒:非遗传承凝聚团结力量
在瓦塘镇香江村,拥有两个逾百年的贵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香江龙舟赛和香江烧鸭,并依托此建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香江龙舟竞渡”景区。
香江村充分发挥文化组织的引领作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具有百年民俗(龙舟赛、香江烧鸭)、特色水果(荔枝)、红色基因的独特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亮点:2023年,已停办三年的香江龙舟赛成功重启,香江文化展示中心揭牌,贵县抗日自卫军指挥部旧址开馆,首届仙进奉荔枝推介会举办;2024年,香江美术馆开馆,贵港市摄影精品巡回展走进香江;2025年,香江曲艺社活动中心启用……让非遗传承“做有载体、展有阵地、看有形式、传有内容”,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功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子。2025年5月31日,贵港香江端午龙舟赛圆满落幕,赛事吸引了约3万名现场观众和超100万名线上观众,赛事获人民网、广西新闻网、贵港新闻网等权威媒体报道,通过手机平台直播吸引超100万线上观众。短视频平台相关话题,如龙舟训练日常、烧鸭粉制作、香江赛龙舟等播放量破千万。数字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使更多人能共享这一文化盛宴,强化了文化认同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与精神力量。
一场龙舟赛聚人心,一碗烧鸭粉解“乡愁”,看得见、摸得着的百年非遗,让归乡游子与父老乡亲在热闹中感受浓浓乡情,共享文化认同。
新风为引:移风易俗深化治理效能
“香江、新江、上江三个村都活跃着龙舟爱好者群体,包括经验丰富的老领队和年轻队员。训练中,老一辈手把手传授技艺;比赛日,村民们自发成为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一起维护秩序、清洁环境、提供咨询、饮水充电等服务,涌现出许多热心公益的文明示范户。”香江村支书谭敏健说。
香江村以优秀传统民俗和非遗项目为抓手,积极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渠道,不断筑牢乡风文明的根基。村内现有醒狮队7支、舞龙队1支、歌舞团6支,常态化开展“和美香江 同心筑梦”“我们的节日”“文明新风进万家”等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月月有活动的浓厚文化氛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进移风易俗。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孝心人物、优秀学子等评选表彰活动,并创新设立积分超市、长者食堂等暖心举措,有效激励村民崇德向善、孝老爱亲、感恩励志、遵纪守法。
这些实践在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新风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近年来,香江村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自治区四星级党组织、自治区农村建设试点村、贵港市荷城十大最美乡村、贵港市妇联巾帼示范村、港南区“五个好”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融合为径:文旅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香江村积极发挥文化和生态优势,顺应文旅融合新趋势,整合百年民俗、特色水果、红色资源、龙舟文化馆、烧鸭文化馆等要素,通过“赛事引流+文化体验+消费场景”三位一体模式,创新构建“民俗+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生态,将龙舟比赛扩容,引入动力滑翔伞表演、水上飞人特技等现代元素,与传统醒狮、舞龙、祭河神等仪式形成“古今对话”,形成特色文旅矩阵,打造“看龙舟、吃烧鸭、品乡愁”特色消费链,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不仅展现了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以文化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成功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品牌的典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动能。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百年民俗,创新者胜!瓦塘镇将持续持续深挖非遗时代价值,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久久为功,让龙舟精神激荡的文明新风,书写新时代乡村文明、民族团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