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港南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描绘乡村振兴图景

2024-09-0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刘志宁 梁育章 姜慧花  

今年以来,港南区把农业农村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签约农业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41.25亿元,通过强化金融扶持、完善产业链、做优营商环境等举措,加快推进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金融扶持

炎炎烈日下,位于港南区东津镇万垌村的华兴禽业蛋鸡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4栋已经封顶的鸡舍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安装设备,一列列崭新的鸡舍排列整齐,3个月后,第一批蛋鸡将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我们预计在9月完成4栋鸡舍的设备安装,到10月中上旬,将养殖蛋鸡42万多羽。12月开始,每天就会有20吨鲜鸡蛋上市。”华兴禽业广西蛋鸡项目负责人张凌宇介绍。

据了解,华兴禽业贵港市蛋鸡项目是我市首个集蛋鸡繁殖、育雏及育成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养殖企业,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设包括25栋蛋鸡养殖车间及各类配套设施设备。

港南区财政局局长罗杰丰介绍,港南区充分发挥财政衔接资金政策保障作用,重点支持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2024年安排财政衔接资金7623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占所有安排资金的65.2%。其中,倾向支持设施农业方面资金3500万元,建设项目配套用水、电、道路、互联网等农业生产设施。

该区切实用好各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专项奖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项奖补、“三农贷”贷款贴息等帮扶政策,通过“一事一议”等途径,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港南区还对年内新建、扩建、改建基础设施和购置设备的设施食用菌项目进行补助,根据项目总投资额大小,给予补助资金3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同时,支持新建或扩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水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陆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设施渔业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对成功申报乡级、县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类)的,分别可获奖补15万元、40万元和400万元。

完善产业链条

6月19日,伴随着响亮的礼炮声,几道靓丽的烟花腾空而起。当天,港南区举行通威贵港新合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港南区现代设施渔业全产业链发展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港南区设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据了解,通威贵港新合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选址在桥圩镇、新塘镇、瓦塘镇和八塘街道,项目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环保、健康、绿色的牛蛙养殖产业园,投资约5亿元,建设牛蛙养殖基地、管理用房、尾水处理厂、供水设施、育苗基地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基地上方将建设100MWp设施农业光伏电站,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相关设施的建设将为产业园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港南区始终坚持以“夯实产业链前端、做强产业链中端、延伸产业链后端”为战略布局,以特色养殖业为突破口,持续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该区围绕广西桂系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打造了涵盖原料、饲料、基因、种猪、猪精、仔猪、肉猪、屠宰、深加工(预制菜)、冷链物流的生猪全产业链。2023年,港南区生猪年出栏67.99万头,连续4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港南区不断推进肉鸽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特色生态养殖模式,打造的港南区富硒鸽产业示范区集种鸽扩繁、肉鸽养殖、屠宰加工、技术服务于一体,是当前广西最大肉鸽养殖基地,被授予2023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年出栏600万羽肉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广西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肉鸽养殖基地。

“我现在在润民蛋鸡养殖场上班,主要工作是分拣鸡蛋,每月能挣4000元。离家近,工作也不辛苦,挺好的。”家住桥圩镇姚平村姚平屯的村民林静说。

港南区通过引进蛋鸡企业,推动蛋鸡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建成港南区第一家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广西润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填补了港南区蛋鸡产业的空白。

该区积极谋划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大力引进肉牛养殖项目,不断扩大养殖规模。2023年以来,引进肉牛项目4个,总投资5.14亿元,达产后年出栏量将由1700头扩大到1.1万头,年综合产值超4亿元。

港南区加快推动艾草产业发展,大力扶持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动该区艾草种植面积从2020年前的不足百亩,增长到目前的1.2万亩,成为广西最大的艾草种植区和加工区,推动形成了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养生保健服务、培训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港南区注重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成功打造了一批以“农、文、旅”融合的国家AAAA级乡村旅游景区——山边旅游区、冲口醒狮营地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做优营商环境

8月26日,位于八塘街道岑西村的贵港市犇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4栋崭新的标准养殖牛舍特别醒目。一头头肥壮的西门塔尔肉牛争先抢吃,偶尔发出低低的哞哞声。

八塘街道党工委书记闫观照介绍,该项目从去年9月底签约落地、11月开工建设到今年1月下旬投产,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了签约、项目报批、厂房建设、投产准备等一条龙的服务性工作,高效服务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港南区积极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的优质营商环境。2023年,港南区营商环境在广西41个市辖区中排名第六,在贵港排名第一。为了确保项目落地,港南区提前进行了土地资源的摸排与预流转,共盘点出连片2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用地591宗,总面积2.15万亩,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留足了空间。同时,积极争取涉农资金,用好衔接资金,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让企业安心落户。该区实行处级领导挂点服务设施农业企业制度,落实“驻点一线,服务全线”工作措施,着力解决项目土地、用工、供电等要素保障问题,全链条推动项目早签约、早供地、早开工、早投产。

港南区将设施农业招商作为头等工作来抓,持续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开展精准招商,以肉鸽和蛋鸡产业为重点项目,补足渔业产业短板,引进了通威贵港新合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广东光大企业集团年出栏400万羽肉鸽全产业链项目等农业产业带动强的龙头项目,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争取每个月都有新签约项目、每个月都有开工项目。2023年以来,港南区累计签约农业产业招商项目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合计投资额达50.85亿元,为港南区2024年贡献一产产值3.39亿元,带动港南区2024年一产产值增长5.8%。

“下一步,港南区将坚持以‘特色’作为产业发展突破点,纵向延链,推进本土优势特色种养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全链增值;同时,积极推动横向建群,聚焦港南优势特色,推进集群化发展,形成聚集效应。让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说。

6月19日,通威贵港新合智慧渔业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桥圩镇新华村举行。(黄颖摄)

工人在润民蛋鸡养殖场分拣生产线分拣鸡蛋。(曾钎祥摄)

位于八塘街道岑西村的肉牛养殖项目建成投产。(姜慧花摄)

东津镇大李村生态农业设施蛋鸭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安装设备。(钟楚媚摄)

桥圩镇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做优营商环境。图为该镇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加快产业道路建设。(刘志宁摄)

木格镇年出栏20万头生猪循环经济项目开工建设。(甘益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