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南区乡村振兴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出实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见实效。在2022年度市县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中获综合评价“好”等次,2022年度广西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获得“A”等。
监测抓“两线”,落实常态化。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全链条落实好监测帮扶工作,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抓实“线上网格化”。管好用好“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广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平台”。同时,建立“横向比对、纵向核实”的长效监测预警机制。每月定期开展行业预警信息排查,目前开展防贫预警信息排查8次27805条,做到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落实“线下网格化”。健全以屯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为主的监测微网格,开展定期走访、常态排查。确保网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今年新增监测对象14户60人,风险消除47户174人,做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返贫致贫风险应消尽消。
帮扶抓“两业”,拓宽增收路。通过抓实产业和就业,全面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收入持续稳定增收。着力推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增收。持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为全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今年投入衔接资金7734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新投放小额信贷4624.76万元,发放产业以奖代补资金1670.44万元惠及6932户脱贫户。着力推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促增收。积极开展就业推荐与宣传工作,抓紧落实就业政策,港南区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已外出务工22318人,完成率109.33%,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区本年度的奋斗目标;开发公益性岗位920个,发放岗位补助717.6万元,发放省外务工交通补贴183.86万元、县域内稳定就业劳务补助161.42万元。港南区2023年度前10个月(2022.10—2023.7)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7566.8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15.23%。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建设宜居和美乡村。通过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以地域实际为基础,科学规划为引领,新投入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3235.21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资金3756万元,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要求,高标准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屯;推广用活“清单制”,积极探索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大力推广“清单制”助力乡村治理,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了乡村治理水平大提升。截至目前,港南区运用“清单制”的行政村(社区)覆盖率已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