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港南区八塘街道山泉农庄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工人们忙着搅拌砂浆、抹灰、贴瓷砖、运送材料,室内,工人们正在开挖排水道,安装电线,一间别具特色的游客中心已经进入了建设收尾工程。
山泉休闲农庄一角 刘璇 摄
港南区文体旅局积极开展“五问五争两承诺”行动,有关负责人走进工地,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听取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
山泉休闲农庄一角 刘璇 摄
山泉休闲农庄游客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刘璇摄
“山泉农庄现在重新改造,每天都有七八十号工人不断的日夜加班加点,现在已经完成整个工程量的80%以上了,预计在中秋节前可以开放接待游客。非常感谢政府和文体旅局的大力支持!”山泉休闲农庄负责人杨志华说。
文体旅负责人到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刘志宁摄
近年来,港南区认真贯彻落实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和贵港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贵港市“文旅振兴”战略,深挖港南区古郡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响“寿比南山·贵在港南”文旅品牌,有力地推进了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港南区编制了《港南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港南区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全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使全域旅游推进有目标、有路径、有重点。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功引进铜鼓湾温泉旅游度假区、贵港义乌小商品城、大地客·冲口醒狮营地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
4月19日,贵港市“壮族三月三·相约游贵港”暨港南区“寿比南山·贵在港南”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在港南区南山风景名胜区举行,图为民族舞蹈现场。刘志宁摄
港南区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环境,全力推进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标识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游客中心8个,A级以上旅游厕所17座,旅游绿道10公里,生态停车场超20000平方米及一批旅游标识标牌。以“旅游+”为抓手,丰富旅游业态,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了研学旅游、文体旅游、商贸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通过发展“旅游+”,山边旅游区、冲口旅游区、安澜景区等景区变成了网红景点,使用率大大提升,成为“都市—城郊旅游”新亮点。
4月22日,身穿民族服装的群众在不久前被评为广西民族特色村赛的港南区山边村草坪屯展示民族舞蹈。刘志宁摄
采草采摘研学活动合影留念 刘志宁摄
香江端午龙舟赛 刘志宁摄
舞龙舞狮助兴龙舟赛 刘志宁摄
贵港义乌小商品城 刘志宁摄
铜鼓湾温泉 刘志宁摄
木格独石景区 刘志宁摄
木格独石景区 刘志宁摄
木格客家围屋群 刘志宁摄
木格陈索司马第 刘志宁摄
冲口水上醒狮表演吸引大批观众观赏 刘志宁摄
港南区根据独特的资源禀赋,提炼出“寿比南山·贵在港南”文旅形象定位,积极培育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开发非遗、农业、生态等研学“旅行教材”,培育“旅游+研学”;连续多年举办“香江龙舟竞渡”“万村篮球赛”“广场文化节”培育“旅游+体育”;依托南山福寿文化、谭寿林故居红色旅游、贵港“荷”为贵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培育“旅游+文化”;引导贵港义乌小商品城等大型综合商业体开展休闲购物旅游、桥圩温暖小镇羽绒服为主题的购物消费旅游,开发阿婆茶、东津细米、白玉甘蔗、桂艾健康等商贸旅游,培育“旅游+商贸”;通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活动,山边旅游区、安澜景区、南山风景名胜区变身网红打卡地;铜鼓湾度假温泉、冲口醒狮营地等活动人气高涨,“周末游周边”的双周经济红红火火,培育“旅游+经济”。目前,忆江南夜经济、南湖特色旅游休闲街区等夜间经济蓬勃发展,为港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
忆江南夜市街汉服巡游 刘志宁摄
忆江南夜市人气火爆 刘志宁摄
“港南区围绕冲刺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在建项目的建设力度,加强文旅品牌的申报力度,各个景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品牌影响力持续加强,获评多个重量级的品牌荣誉。下步,港南区将持续发力,以‘资源无限、产业无界、创意无穷’为理念,发挥‘旅游+、+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推动文旅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港南区文化旅游质量发展。”港南区文体旅局副局长谢尚金说。
南山名胜风景区西门 刘志宁摄
夕阳西坠莲花湖 刘志宁摄
山边日出 刘志宁摄
山边旅游区晚稻收割 刘志宁摄
安澜塔 刘志宁摄
2022年,南山风景名胜区、山边旅游区、安澜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造了贵港县区单次获评4A景区数量最多的纪录。山边旅游区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山边人家农家乐获评2022 年广西四星级农家乐。
目前,港南区共有21个景区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示范点2个、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2个、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旅游特色步行街1条、骑行绿道1条、风景旅游道1条以及一批特色餐馆、特色美食、特色旅游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