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近日,记者见到港南区桥圩镇新垌村养猪能手罗立明时,他和妻子正忙着打理自家猪场,调拌饲料、清理猪圈、喂食……这10多间的联排猪舍是他几年前亲手修建,里头120多头生猪摇头摆尾、长势喜人,夫妻俩充满干劲。
今年51岁的罗立明曾经对生活感到绝望。几年前,他家中经济来源仅靠夫妻俩做农活兼打零工维持,还要供养3个孩子上学,在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里将我列为贫困户,虽有扶贫的好政策,但戴上贫困户这顶‘帽子’并不光彩,我得借助帮扶政策尽快增收脱贫,摘掉贫困这顶‘帽子’,让一家人不再过苦日子。”罗立明暗下决心,要乘着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东风,通过勤劳双手改变落后贫困的生活现状。
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帮助下,罗立明利用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小额扶贫信贷政策等,建猪舍、建沼气池、买猪仔……开始探索养猪致富之路。养猪初期,因缺乏养殖技术,母猪发烧、猪仔拉稀患病甚至死亡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让罗立明愁眉不展,曾差点放弃。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推荐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与周边养猪大户交流养殖经验,帮助他重拾信心。他还找来相关书籍“充电”,经过不懈地摸索,第一年顺利出栏30头生猪,收入8万多元。很快,罗立明一家依靠养猪成功脱贫,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后是新的起点,我有手有脚有力气,还要继续加油干,不能停下脚步在家躺平。”罗立明说。经过6年的努力,他把家里的旧房子推倒重建,一家人住上了两层高的小楼房。目前,罗立明大女儿正在读研究生,小女儿今年本科毕业开始工作,儿子去年退伍,现在在柳州读高职。“我现在除了养猪,还种植50亩水稻。孩子们这么努力和争气,做父母的也得继续加油干呀。”罗立明憨厚的脸上泛起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