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南区坚持党建引领,高位推进“旱改水”等项目,有效破解土地撂荒难题,通过对撂荒旱地、周边水路集中综合治理,改造出来的水田宽阔平坦、道路通达,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全区水稻规模化、精细化种植,为粮食安全生产上“双保险”,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3月15日,在港南区东津镇大李村旱改水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旱改水项目区春耕的“第一犁”正式启动,几台插秧机正在连片平整的水田地里来回忙碌,一株株翠绿的稻苗被有序地插入水田中,以前贫瘠撂荒的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据大李村两委班子介绍,该村位于郁江中下游,村里岭地多,地势低洼,涝不能排,多作旱地使用。“旱改水项目改造后,‘小田’变‘大田’,我们村的机耕路也拓宽了,机械化种植变得很方便了。”大李村支书李立勇介绍到。在大李村“旱改水”项目的示范带动下,东津镇目前共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个,涉及6个村,面积2535亩。其中,利用“旱改水”项目治理撂荒地2个,涉及面积835亩;土地垦造项目4个,涉及面积1700亩。
大李村村支书李立勇:“我们村水田有1580多亩,今年村委动员群众准备种子、肥料比较充分,目前已经完成春插400来亩,预计10天左右吧完成春插任务。”
在新塘镇新和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挖掘机、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表土归堆,平整压实等作业有序进行,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港南区新塘镇新和村、陈村旱改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5150.77万元,总面积达73.9735公顷,分为15个地块,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结合实际同步进行配套完善灌排设施、硬化道路、配套照明设施等。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水田面积60.1909公顷,预计恢复耕地(水田)面积4.7438公顷,当前项目进展顺利,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平整工程。
施工方项目总工吴华林说:“项目是今年一月份开工,目前共有21人施工,投入推土机3台、挖机4台进行表土收集、土方回填等,已完成整个项目的30%,预计到今年7月份完成100%的土地平整,明年3月份做完所有的附属工程。”
根据港南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区利恒公司作为港南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业主,2022年港南区完成摸底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约4.07万亩,其中垦造耕地2.19万亩、旱改水1.88万亩。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共完成立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9个,总投资约8亿元,分布在八塘街道、新塘镇、桥圩镇、瓦塘镇等地,面积1.579万亩,其中垦造耕地面积9128.783亩、“旱改水”6664.727亩。
港南区利恒公司副总经理周红玉介绍,自2022年9月来,利恒公司作为港南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业主,主动担当作为,激发土地活力,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全区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立项和工程建设工作。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采用“土地流转+综合整治”的模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助力港南区走稳走实粮食安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