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港南区召开六届区委常委会第41次会议。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主持会议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建森列席会议。区委常委张慧红、梁民伟、覃家永、李德胜、张进才、张新胜、覃富炜、邓森文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在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在十二届自治区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级领导、厅级主要负责同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6日会议精神,听取港南区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港南区贯彻落实措施;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会议还传达学习上级政法、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审议《港南区政协2023年度协商计划(审议稿)》,审议港南区冲口醒狮营地项目和港南区旅游特色步行街提升工程项目有关事项。会议还研究、讨论有关事项。
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要求,以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的自觉扎实抓好港南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成为珠西经济带和平陆运河经济带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打造富美康寿的现代化新港南。
会议要求,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档升级绿色智能家居和高端板材、羽绒、食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中药材深加工等产业,不断补链强链延链。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继续实施园区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滨江产业园、新塘产业园二期、桥于羽绒产业园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要建立完善常态化项目储备和管理机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和中长期贷款,破解项目资金难题,持续增强发展后劲。要持续抓精招商引资,围绕园区板块功能,充分发挥驻点招商小分队作用,紧盯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实行精准对接、定向招商,着力引入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产出效益好的优质大项目和新兴产业。要建立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少花钱、办事省时间"优质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首季“开门红”促进“全年进”。
会议要求,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统计造假、公共性安全、食品安全、负面舆情等领域重大风险,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未发之时,警惕防范"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大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强有力措施摘掉自治区"毒品问题重点关注地区"帽子,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整治"村霸"问题行动,深化拓展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红格善治工程”,强化“党建+网格+大数据”,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构筑起治安群防群治治理新格局。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立足长远谋划推动老旧小区、产业集中区安全隐患综合治理,聚焦消防、危化品、矿山等领域隐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要因时因势及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会议要求,要统筹抓好民生事业。要抢抓贵港加快推进现代化“两带两城”发展机遇,完善港南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南山新城拓展城区新空间,加快把苏湾新区建成港区、园区、景区、城区相融合的城市标杆。要续解决好“七位一路一市场”等民生问题,加快打通城区断头路,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深化"四好农村路",加快新改扩建学校和基层卫生院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短板。要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 EOD )模式,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港南。
会议要求,要持续转变作风。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五基三化”攻坚年成效,扎实推进"党建+"行动,持续用好“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工作平台,推动全区各级党组织书记下基层、上一线,解难题、促发展。要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搭建起基层墩苗磨炼、吃劲岗位历练、中心工作锤炼的平台,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梯次合理、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