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桥圩镇:一载耕耘结硕果 精诚团结再出发

2023-02-03   来源:港南宣传   作者:   网络编辑:周礼萍  

2022年,港南区桥圩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2年,桥圩镇被评为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乡镇、2022年贵港市“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贵港市民兵工作先进单位,港南区2022年度优秀乡镇,新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被评为贵港市级示范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何平村党委获自治区第五批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桥圩派出所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坚持“三要”原则,不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落实“疫情要防住”,全力以赴筑防线。组织密挂村领导、挂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27支,运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对孤寡老人等重点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做到人口情况、特殊群体、需求建议“三个清”,通过专车接送、集中点接种、入户送“苗”等多种方式开展疫苗接种,同时加强正面引导,深入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筹措资金,做好药品储备和发放,截至目前共开展关爱帮扶活动150余场次,帮扶特殊人群80人次,疫苗接种率整体推进,科学精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经济要稳住”,全力以赴促发展。坚持以项目推进、服务企业为抓手,加快羽绒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新引进羽绒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额1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在贵港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中,现场考察了桥圩羽绒产业园,得到了充分肯定。2022年完成财政收入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68亿元。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全镇发展荔枝品改5000多亩,沃柑3500亩,穿心莲10000多亩,泽泻2500亩,2022年全市荔枝品改现场参观点在桥圩镇下李村举办,建设了长塘村500亩穿心莲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新垌村300亩穿心莲标准化种植基地,桥圩镇作为广西2022年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药材基地示范县中的重要产区。猪奀江河道整治工程(二期)、名人商住街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小学及附属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

落实“发展要安全”,全力以赴守平安。聚焦民生保障增福祉,2022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94万元,惠及56380人次;特困供养人员救助金232万元,惠及3737人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金81万元,惠及939人次;临时救助金17万元,惠及88人次;残疾人补贴318万元,惠及39873人次。全年征兵总任务数41人,已完成42人(其中大学毕业生26人),超额1人,圆满的完成了年度征兵工作任务。聚焦社会稳定保安全,2022年通过网格管理助推精细化服务,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完成桂战疫居民信息录入11万多条,解决网格内日常生活反馈问题130余个,协调处理矛盾纠纷84件。狠抓安全生产,成功举办防汛、消防实战演练8场,对企业、学校、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面开展检查22次和新安全法宣传活动30余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已排查55185栋,社会大局总体平稳。

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挥政策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通过“防返贫 守底线”专项行动,40户141人通过各项帮扶措施和监测对象自身努力进行了风险消除。就业方面,活用公益性岗位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245个,落实跨省就业交通补助495人2.94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危房改造12户全部竣工;医疗保障方面,脱贫人口参保率100%;教育保障方面,申请雨露计划457学生人次,发放资金66.36万元。发放以奖代补1417户次,发放资金283万元,脱贫户特色产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因地施策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全镇27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任务,其中完成10万元任务的11个,20万元的6个,50万元的3个,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新华村推动“确权不确地,小块变大块”模式加大力度流转土地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增收,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50万元。新华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在6月23日自治区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务虚会上得到自治区方春明副主席的单独点评。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描绘宜居幸福新画卷

久久为功抓文明创建。夯实以实践阵地培育文明沃土,严格对照“五有”标准,持续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28个;以党建引领勾勒文明轮廓,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循序渐进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双违”治理和“三清三拆”。以文化活动多方位宣传,开展移风易俗等主题文体活动15场,进行各项文明评比活动,选出市级文明户3户,贵港市“最美婆婆”“最美媳妇”各1户,港南区“最美家庭”1户,真正发挥出榜样力量。以环境提升助推文明嬗变,全面推行圩镇门前“三包制度”,持续推进324省道、圩镇和村屯环境整治。

画好生态文明“标准像”。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加大政策宣传、秸秆禁烧等工作力度,始终坚持环境治理和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巩固生态“底色”,凸显发展“绿色”。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垃圾池建设,规范垃圾倒放,有力确保了全镇村屯清洁常态化保持。各村(社区)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村情实际的村规民约,一村一规章实现村民自主管理、自我约束,擦亮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其中,新华村村规民约入选2022年贵港市十佳村规民约。

2023年,桥圩镇将坚定不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发扬桥圩“创先进、创标杆、创新绩”精神,精诚团结,真抓实干,以产业强镇和打造中心乡镇为抓手,加快羽绒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标杆示范乡镇的目标,抓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等工作,加快将桥圩建设成为港南区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标杆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