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港南区残联:创新服务模式 扶残助残暖民心

2022-12-21   来源:港南宣传   作者:   网络编辑:周礼萍  

“直播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吸粉,怎样才能把一个账号做起来……”近日,港南区残联邀请专业老师举办为期5天的电商直播培训,共吸引20余名残疾人参与。通过现场授课、讲解演练、实际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合多媒体视频教学,对新媒体运营、直播带货实操、短视频制作与电商变现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今年35岁的姜伟英表示,自己身有残疾,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以前经常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别人直播,但是没经验没人带总感觉很难。培训学习后,她对短视频拍摄、编辑、优化内容、提高转化量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实践,她目前已经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经常与网友分享自己的励志故事,姜伟英也变得更为自信乐观。

电商直播带货这一新业态,是广大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一条新路子,也成为港南区推动残疾人就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们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主线,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作为,着力为全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有效落实,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融入感显著提升。”港南区残联理事长汤湘云介绍。

多措并举搭建就业平台,助推残疾人就业服务“提档升级”。区残联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常态化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吸纳和引导热心公益助残事业的企业、社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开发适残岗位、创业辅导等服务,通过实施“阳光助残基地”项目,通过产业帮扶辐射带动160名残疾人(家庭)就业增收。目前,全区106名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新增残疾人就业30人,残疾人参加培训260人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能力。

走访帮扶解民忧,用心助残暖人心。区残联充分发挥基层残联组织密切联系残疾人的优势,大力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为残疾人提供就近便利服务,巩固深化“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入开展康复、家庭无障碍改造、“阳光家园”托养照护等助残服务,解决残疾人康复、出行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残疾人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目前,全区享受低保残疾人5928人,享受两项补贴残疾人1.33万人;625名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获得托养照护服务;为117户残疾人家庭实施重度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改造服务,着力改善了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服务,营造尊重关爱残疾人良好社会氛围。

在残疾人康复服务上持续发力,着力改善和减轻残疾人身体功能缺陷,让残疾人更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区残联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通过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的康复形式,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确保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联合区卫健局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万医进万家”健康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康复服务;继续实施“惠残工程”假肢矫形器和助听器适配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和免费基本辅具适配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推动建设1所专业化的残疾人康养中心,促进残疾人服务设施规范运营和发挥效益。目前,全区共为930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为232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辅具适配服务,为28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有力帮扶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一步,港南区残联将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涉残民生事项开展残疾人保障工作要求,持续转作风提效能,聚力民生实事、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拓展康复服务内容等,致力让所有残疾人平等享有更高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汤湘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