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讯 走进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只见红砖绿瓦的农舍错落有致,崭新的柏油路干净整洁,家风家训、村规村训、清廉标语等清廉景点缀其间,让人感受到习习清风沁人心、清廉乡村入画来。
昔日普通的小村庄华丽变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边村党支部书记谭素池自豪地说:“如今,我们村村务清明、民风清朗、家风清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得益于开展清廉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港南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度挖掘乡村廉洁元素和清廉因子,以清廉乡村建设的实际成效,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同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清廉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清廉党课”、廉政家访、签订廉政承诺书等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不断加强党性教育,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廉洁意识。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36次、廉政党课18场、谈心谈话105人次。
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和权力运行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哪里就是清廉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该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紧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关注惠农项目建设、涉农补贴发放等领域,通过压实责任、跟进监督,切实保障1965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廉洁运行。
“流转撂荒土地从150亩到现在的1500亩,离不开清廉乡村建设保驾护航。”桥圩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东感慨地说。桥圩镇纪委通过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梳理出涉及村级重大决策、“三资”管理、村级集体经济、惠农政策、救助救济、便民服务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清单,为清廉乡村建设筑起“防火墙”。如今,新华村通过“确权不确地”流转撂荒土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20万元,并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治区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该村党支部获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积德行善有积分,美德银行众人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东津镇石连村,以村民的移风易俗、孝老敬亲和好人好事为内容推行“美德银行”,通过“美德积分”兑换物品,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加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村民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为清廉乡村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同时,该区积极推进清廉家庭建设与清廉乡村建设相融合,在山边村草坪屯建立了港南区首个清廉家风家教宣传教育基地,让清廉文化融入村民生活,潜移默化影响基层干部群众,弘扬清正廉洁价值观。近年来,该区共评选出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6户,广西“最美家庭”“五好家庭”19户,贵港市“最美家庭”“最美清廉家庭”21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良好家风涵养正气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