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南区第一小学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课后服务“1+N”课程模式,以暖心的课后服务,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助力学生个性成长。近日该校荣获“2022年自治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特色校”称号。
“叮········”。9月22日下午4点15分,港南区第一小学的校园里响起了欢快的放学铃声,学生们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满满的好奇心开启了“课后服务”时间。记者在六年级教室看到,学生们安静地写着作业,有的学生在和老师交流探讨问题。“在学校写作业,效率比我在家高得多。”一名学生对记者说。在沙盘游戏课堂,10多名学生们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摆放在沙盘上。校园操场上,四年级一班的学生杨子轩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来回奔跑、跳跃,通过一段时间的篮球兴趣课,他学会了许多篮球技巧。
“我参加了篮球社团,这帮助锻炼我的身体,我很喜欢这个社团,我还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能让我更规范、更合理安排我的学习,社会实践劳动和体育运动的时间,提升我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范围,让我学习成绩更好了。”四年级一班学生杨子轩说道。
据港南区第一小学校长陈敏介绍,该校课后服务采用“1+N”课程模式,“1”指的是以“双减”背景下以校为本的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与实施为一条主线,“N”指的是开设了N个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港南区第一小学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学校实际为基础,以学科融合为特色”的理念,建构了以校为本的高质量作业体系。同时,将课后延时服务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五育并举”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积极推行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模式,实现周一至周五每天两小时的课后服务全覆盖。除了课业辅导,学生还可选择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科普、阅读、劳动等84个班级课程和国画、非洲鼓、舞蹈、篮球、播音与主持等26个特色社团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兴趣体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课后服务采取家长自愿报名的方式,目前该校2868名学生中,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的占到了2580人,占比90%,课后服务以行政班为单位,所有班级参加人数均达到30人以上。通过课后服务专项调查问卷,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满意和比较满意度达到98.62%,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满意度达到90%。
陈敏表示,“学校大力开展‘坐诊式’和‘兵教兵’的作业辅导形式,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校本课程,通过特色课程的开设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大力营造整本书阅读的良好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提高师生的文化涵养。下一步,学校将以自治区课后服务特色校的获得为契机,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通过七色光校园的评比,以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