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港南区桥圩镇新华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抓好“五力”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2021年,该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村干部李春景荣获2021年度群防群治工作优秀网格员。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该村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行“党建+网格”工作模式,将党总支部建在网格上,由村党总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统筹全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全村划分为19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19 名兼职网格员。网格员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社会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针对该村林地发包的合同年限长、租金偏低等问题,经村“两委”与群众代表共同商讨,总结出“一清二谈三诉讼”清理发包不规范合同经验,促使村集体经济从3万余元增至70万元。今年,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以“确权不确地,小块变大块”模式,流转500亩撂荒农田,由村集体使用机械统一耕种优质稻和糖料蔗,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断提升。
突出德治培育,激发治理内力。该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家各户制定自己的家风家训,大力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该村通过创建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活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寻找最美家庭等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运用身边的典型事迹和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利用春节、壮族“三月三”、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艺汇演、广场舞、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深挖该村“将军节”、唱师、红色传统等文化内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级文化品牌。
拓展智治支撑,提升治理能力。该村以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抓手,依托广西综治信息系统、公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综治视联网三大平台“三网融合”,创新“雪亮工程+N”模式,由村集体出资部分资金,以点带面,带动了大部分村民安装“广电云眼”“百姓天网”等监控工程,形成村屯网上可视巡防、群众参与治安防范、报警求助一键连通的工作格局,实现“电眼”与“人眼”有机融合,将治安防控的“科技之眼”延伸到群众身边。打通了社会治理、群防群控、信息传输的“最后一公里”,村屯治安防范得到了明显增强。
强化法治保障,把持治理定力。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基石,该村一直重视法治建设,通过打造法治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制宣传栏,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同时推进法律援助进村,每季度联系“三官一律”进村送法普法,增强村民知法守法意识,并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夯实自治基础,焕发治理活力。该村依靠组织引领和发挥群团组织的保障作用,重视“一约四会”建设,广泛发动村民参与讨论,制定了切合村情的村规民约,同时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制定了相关章程,健全规范了村民议事章程,遏制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村民逐渐养成节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文明守法意识得到显著增强,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