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夏收时节,港南区的稻虾基地种植的水稻相继成熟,迎来了收获季节。近日,在该区东津镇雷村万亩稻虾养殖基地,工作人员趁着晴好天气,及时安排机器正在加紧抢收稻谷。金色的虾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切割、脱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气呵成,不一会机仓里就装满了稻谷。
“按照今年的长势,每亩大概是800到1000斤,收完之后我们将马上开耕稻虾田,为下一步种稻养虾做好准备,把雷村的稻虾养殖做强做大。”港南区教育局驻雷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何基正说。
据了解,雷村稻虾基地目前种植有优质水稻近800亩,虽然前段时间受到台风影响,但收成情况现在看来还不错,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收割。
今年以来,港南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贵港市在“十四五”期间把贵港打造成为“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推动港南区“稻虾共作”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区上半年已签订流转土地11724亩,除去旱改水及其它地类,种下了虾稻面积5300多亩,完成了稻虾基地的早稻种植计划,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虾双赢”。稻田养殖龙虾可以清除田内的杂草和害虫,虾稻全程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以及环保的光诱虫技术,确保了虾稻的米质更受市场欢迎,在稳定龙虾产业收入的同时,又可以增收优质水稻,使农田效益倍增,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产业支撑,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注入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