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北区聚焦民生保障核心领域,在医疗资源整合、托育服务优化、中医药文化普及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让优质医疗服务贴近群众、惠及民生,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医共体“破壁垒” 检查互认减负担
“以前在乡镇医院做的检查,到区医院还要重新做一遍,既费钱又费时间。现在好了,县域内检查结果互认,省心又省钱。”一位就诊患者感慨道。
为打破医疗资源壁垒,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港北区人民医院与全区11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组建医疗共同体,在县域内医共体单位中实行检查结果互认,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减轻患者负担。
截至10月31日,这一便民举措已惠及患者4921人次,为患者减少检查费用约45.37万元。通过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烦”的难题。
普惠托育“扩容量” 医育结合护成长
“孩子没人带,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现在社区有了普惠托育园,费用低、环境好,家长也放心。”家住港北区贵城街道高铁社区的居民苏先生对家门口新增的普惠托育园赞不绝口。
针对“托育难”这一民生痛点,港北区积极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托育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托育需求。截至9月底,该区已核定普惠托育场所49个,计划新增普惠托位1568个。目前,45个托育场所已顺利开工,28个场所竣工,其中19个托育园已正式开展体验活动和招生工作,让更多家庭享受到“平价又优质”的托育服务。

同时,港北区推行“医育结合”模式,推动30家托育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单位签约合作。通过专业医疗团队入驻、育儿知识指导等方式,为婴幼儿提供健康监测、营养指导等服务,将医疗保障融入托育全过程,为婴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中医药文化“进基层” 健康理念入人心
“立冬时节要注意养肾,宜多食根茎类食物和温补食物,补充能量……”近日,在东湖公园市民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二十四节气中医药文化进基层活动”正在进行,中医专家结合节气特点,为群众讲解养生知识、演示中医保健手法,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为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港北区在贵港市民族文化公园率先打造“医路先锋•医路健康”——中医药文化长廊,有效传播中医药文化。同时,充分整合12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资源,持续开展“医路先锋・医路健康——二十四节气中医药文化进基层活动”,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中医药文化体验场景,推动中医体验走进公园、商圈、校园、企业、小区、乡村,通过节气养生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展览、中医特色诊疗(如艾灸、推拿、拔罐)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魅力,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已开展相关活动18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