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近年来,港北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融合优势资源,系统构建社会化协同、跨部门合作、多要素配置的科普科教全新生态,多措并举为做好新时期青少年科学教育“加法”蓄势赋能。
该区加强学校主阵地建设,提升科教整体水平。港北区科协、区教育局与各中小学紧密配合,各中小学开足开齐科学教育课程,做到每所学校配备1名专职科技教师,并组建科技创新小组(团队),广泛吸纳信息技术、物理等学科老师。该区每年组织全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开展科技教育专项培训,聘请区内外优秀科技辅导员讲课,传授青少年科教工作的先进经验,持续推动该区青少年科学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此外,该区围绕中小学校科学教育需求,通过学生“点单”、科协“送菜”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科协大讲堂——党建引领科技工作者走基层”活动20余场次,进一步弘扬科技创新理念和科学家精神。
该区系统构建全新生态,拓展科普科教平台。港北区积极贯彻落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全力打造市级、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促进该区青少年科普科教工作基础更为坚实、资源更加优化、生态更加均衡。近年来,该区整合资源建成科普e站12个、学校科技活动室20多个、社区青少年科学活动室9个,培育建设市级科普示范学校8所、自治区级科普示范学校4所、黄大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此外,该区依托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走基层等活动,将科普知识和服务带到乡镇学校,初步构建起均衡服务城乡青少年的全新科普科教生态;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普中国APP等网络平台,让科普科教在网络平台上流动起来,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提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
该区积极打造富有特色的科普科教品牌活动,在每年固定组织开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我和妈妈学科学”等品牌科普科教活动,推进科学普及和科技实践活动深入长效开展。近年来,港北区年均开展科普报告会10场以上;积极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比赛项目,其中全国级10个、广西级51个、市级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