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北区武乐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导群众通过套种方式发展种植产业,达到了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效果,有效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月22日,在港北区武乐镇胜岭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工作景象,十几名工人忙着翻新土地、施肥、盖膜、埋水管,为套种藿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前施肥和盖膜是为了让地里少长杂草,减少后期除草的工作。”胜岭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恒良介绍。
胜岭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大力发展荔枝套种藿香特色产业。去年,胜岭村荔枝基地通过套种200亩藿香,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收入。
据了解,武乐镇筹集13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资金,用于胜岭村荔枝套种藿香等中草药种植项目,并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员工培训等工作,有效保障藿香茁壮成长。
近年来,武乐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发展新模式为重点,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推动集体经济提档升级、扩量增效,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镇建成藿香、牛大力、荔枝、柑橘等产业基地21个,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荔枝套种藿香种植基地、牛大力中草药基地初具规模。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荔枝特色产业,完成荔枝品种改良1000多亩、荔枝密闭园改造350多亩,特色产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