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讯 “我爱人去年底查出患急性白血病,医疗花销大,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申请的低保今年5月份得领了,一家人每月有1263元低保金,基本生活有保障了。政府的救助真是及时雨啊。”6月20日,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下坡屯黄大哥说。今年以来,港北区聚焦“兜底线、保民生、促振兴”主题,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紧盯兜底保障政策落实,织密编牢基本民生安全网。
重视“智慧核对”运用,让救助对象更精准。港北区协同推进“线上+线下”双轨复核程序,充分发挥自治区核对大数据平台和实时联动的数据核对机制,坚持凡进必核,汇聚银行、公安、人社等16个部门信息,为救助提供有力参考;通过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干部、社工站工作人员等结合核查数据入户核实,将传统入户调查和互联网核对平台相结合,线上线下齐发力。同时,严格落实救助公示、近亲属备案、监督检查等制度,提高救助资格认定精度。截至5月底,该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累计发放资金4877.86万元,惠及群众20.47万人次。
聚焦特殊群体,让特殊人群得到特别关爱。该区加强特困供养对象的集中养老服务和重点对“一老一小”中的低保对象等救助对象开展探视走访、居家照护等服务,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截至目前,已对24名享受保障待遇的孤儿(含艾滋病感染儿童)和16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定期开展入户心理慰藉和助力辅导等系列关怀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63.744万元,惠及困难残疾人2.05万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79.656万元,惠及重度残疾人3.5万人次。
创新服务模式,让基层服务更暖人心。该区探索“社工+志愿者”“社工+慈善”等服务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服务模式。今年以来,该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关爱服务活动15场次,收集微心愿36个,经社工对接联系服务,目前已由社会爱心人士认领微心愿20个。
提升救助标准,让群众获得感更强。自今年1月1日起,港北区提高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从原来的950元/人/月提高至1022元/人/月。同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年满18周岁仍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就读的,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截至5月底,该区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23.46万元,惠及孤儿231人次;累计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220.79万元,惠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488人次;发放孤儿助学金9.50万元,惠及孤儿114人次。
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就医更便捷。该区简化医疗救助结算经办流程,医疗救助对象无需申请、提交材料、等待审批、垫付资金,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减轻了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提升医疗救助保障能力。截至5月底,该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760.25万元,惠及群众1.56万人次。
积极推进住房救助及保障,让群众住有所居。该区全年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9户,已开工27户,竣工2户;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管理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积极做好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廉租房建设,累计建成公租房项目71个2688套。今年以来,共审核公租房399户、廉租房68户。港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天河花园、震塘棚户区、两桥棚户区、港城棚户区、永新安置区、棉村安置区A标段、堤路园(二)A等7个安置区已开展选房交房工作,目前,已选房源5741套。
倾心抓好学生资助工作,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得起学。该区紧紧围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升各校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以资助政策宣传、特别困难学生身份核查、一般贫困学生受助准入把控、规范资助流程为主要抓手,实现学生资助管理水平高质量提升,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2022年春季期,该区共发放教育资助金1328.59万元,资助学生2.40万人。其中,学前教育免保教费发放143.93万元,惠及学生1671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发放资金1184.66万元,惠及学生2.2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