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新年是个形容词

2025-02-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甘 炽  

我至今还有翻用日历的旧习惯,当撕下2024年的最后一张日历时,2025的钟声正韵味悠悠地传来。

新年的第一个早晨,称为“元旦”。“元”在甲骨文中就是人的“头”,有开始、第一之意。“元日”就是新年的头一天;“旦”,《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旦”是个象形字,表示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喻早晨也。

在我记忆隧道的深处,“新年”是一年中最欢呼雀跃的时光,我固执地认为,新年不是一个名词,倒是一个形容词。

新年的形容词,其一就是“新”。她犹如脱胎换骨的蝉蜕,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来到野外,风儿是轻柔的,阳光是温馨的,那些有了丝丝绿意的小草,在清溪欢快的歌声里,慢慢地睁开了惺忪的睡眼。鸟儿在它们上面跳来蹦去,勇敢地说出藏了一个冬天的话。刚刚学步的娃娃,也换上了新衣新鞋,在大人企盼的目光里,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扑哧扑哧地奔跑。

新年的形容词,其二就是“红”。新年的颜色,我想,用“火红”“红艳艳”来代表,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在童年的记忆里,新年的第一天,家门口挂的是红红的灯笼,门的正中,贴着一个大大的红红的“福”字,两边贴的是红红的对联,撒了一地的,则是燃放爆竹、烟花而留下的红纸屑,那些欢天喜地的小孩子,穿戴也多是红色的。

新年的形容词,其三就是“香”。我总觉得,时间也是有味道的。清代苏州人顾禄《清嘉录》有记载云:“乡人豢猪于栏,腊月宰之。”其实,我们桂东南一带亦有此风俗。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元旦前脚刚走,腊月后脚就跟着来了。腊八一过,乡人除了洗涮被褥、执漏扫屋、置办年货外,也杀一头肥猪过年。将大部分猪肉卖给镇食品站后,自家都会留下一些用来制作腊肉、腊肠。儿时,每当我看到天井的晾杆挂出一块块腊肉与一溜溜腊肠时,我就强烈地感受到,春节的脚步声已铺天盖地扑来了。

新的一年,总是充满生机和希望,因此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因为“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谨作一首七律《新岁寄语》,以作自勉:

如河岁月悠悠去,

历雨经风物候新。

勤读诗书应是福,

闲邀山水可知亲。

尽将无愧供天职,

且盼有为滋谫根。

大地不言涵大美,

梅花雪里万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