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做一名有工匠精神的历史教师

2022-09-1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邓业英  

历史是什么?往客观了说,是人类在时间的长河中所历经的一切文明的轨迹。它的作用,毫无疑问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很荣幸,能在三尺讲台上传播文明的薪火。

成为一名历史教师至今已经8年了,这8年里,我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误人子弟,更怕我能力不足,无法把历史长河中瑰丽壮阔的文明薪火照耀到每一个学生。为了消除这种知识恐无法完美传承的罪恶感,我全方位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武装到位。

2014年始,我坚持阅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教材,在打牢了历史教材的基础知识后,我坚持阅读各种历史相关读本,古代史、近现代史;国外史、国内史;中外历史名人传记等等。表达,更是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能力。我嘴笨,不爱讲话,这是难以克服的弊端。为此,我从家里开始改进,坚持每天和妻子、孩子多说话,以各种形式将同一个故事以不同的语言向他们表述,在妻子的点评和儿子奇思妙想的询问中,我的历史语言表达能力不断进步,反哺到了我的课堂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常常激励学生的一句话,同样地,我也将它践行在自身上。历史是一门引人入胜的学科,但是它作为一门高考文科必考科目,教师和学生,甚至学校和家长都为它套上了牢牢的枷锁,“累”“枯燥”“没意思”等时不时就会飘荡在教室的上空。这种时候,只有我们教师率先垂范,不怕苦,不怕累,和同学们一起学,一起奋战才能最有效地消除这种现象。有一段时间,特别是我刚进崇左高中当班主任的那一年,常常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十二点才到家,一天下来老婆孩子也说不上一句话,像我这样的教师只是崇左高中教师的一个缩影,所幸付出终将有收获,班级里的学生尽管来自各个县乡,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但一起同吃同住同奋斗的情谊,让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干劲,唤醒了学习的动力,每天不间断学习,沉浸式学习,月考的班级排名就是他们流下的汗水最好的证明。

8年来,我的学生已经初中毕业了2批,高中毕业了1批。他们有的还在学校深造,继续学习强国;有的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但无论哪一种,他们都值得我骄傲。像我这样普通的教师在崇左高中比比皆是,我们都一样,以我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励志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2019年底,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几度停课和封校。很多学生甚至个别教师的心就浮躁了,特别网课的质量比现场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这个时候,历史组组长常常召集我们集中开会研讨,最终确定了第一原则,“教师要立己正身”。我们要稳住,从教学质量入手,备课是第一要素,听课学习是必需要素。每周两次的共同备课,自行听课与被听课,我从不缺席。也是这段时间,我深刻明白了什么叫作“工匠精神”。“一日为师,终身坚守。”组长和同事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深深折服了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将是我今后笃行不断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