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这一辈子,只从事过一份职业,就是老师。
父亲的教师生涯前后长达四十年,期间经历多次工作变动,从农村小学到县城中学,一步一个脚印。父亲是个信奉“严师出高徒”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始终要求甚高,管教甚严。他成天泡在学校里,跟学生们在一起,抓学习,抓纪律,身心全扑在教学上。用母亲的话说,父亲基本脚不粘家,一转身又不见了,去学校了。
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父亲最引以为傲的,是他历史性地带出了三名大学生!这可是当年轰动全县的大事件:在此之前,这所普通高中从未出现过大学生,父亲担任高三班主任之后,严抓学风和教学质量,与其他老师一起努力,不但实现了大学生“零”的突破,而且是同时考上三人!
高三那年,我成为了父亲的学生。他是班主任,我是班长,这关系着实有点尴尬。这可没办法,父亲是县里教学骨干,所带的班成绩都比较好,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父教子学”无可回避。
父亲并不因我是他儿子而疏于管教,恰恰相反,他对我的要求比别人更高。这让我很“受伤”,在父亲的眼皮底下,学习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甚至连跟女同学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然而,作为一班之长,学习之余跟其他同学的来往是少不了的,我岂能“一心只读圣贤书”?更巧的是,我们班女同学尤其多,且大多性格开朗活泼,环肥燕瘦,正是青春飞扬时。
对于这件事,父亲保持着足够的警惕,生怕我误入青春迷途。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我因某件事与一个女同学课余时间交流较多。父亲自然看在眼里,吃饭时他问我怎么老跟那个女同学在一起?这明显是旁敲侧击,我试图跟他解释,可父亲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怎么认同我的分辩。摊上如此一个“父亲班主任”,我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
还好,我最终如了父亲的愿考上大学。我猜想,父亲至今仍会认为他当年是对的,早早摁灭了我“早恋”的火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则不以为然。多年以后在高中同学聚会上,我曾就这个问题公开喊话,问当年是否有女同学喜欢过我?话音未落,众人哄堂大笑。男同学拼命起哄说:“有啊有啊,你当年是班长,又高又帅学习又好,喜欢你的女同学可多啦!”女同学更让我下不了台,一个两个全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过了很久,一个女同学才玩笑似的对我说:“刚开始,我确实是对你有点好感,可一想到日后要跟严师一起生活,心里就打了退堂鼓!”唉,敬爱的“父亲班主任”啊,您是否让我错过了一段天赐良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