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之后,我在老家待的时间越来越少,一般只在放寒暑假的时候才回去。每当翻看手机里的照片,老家那幢斑驳的老房子总能最先跳进眼帘,它就像一位孤独守望的老者,不管我走得多远,它总能看见我,我总能想起它。
暑假,我回到家已经傍晚了,太阳的余晖照在房门上,爷爷就坐在新房子门口,抽着烟,时不时还咳嗽几声。远远望去,余晖中的爷爷像极了半山腰上的老房子,在等着我的归来。
看见了我,爷爷笑眯眯地喊我的小名,和我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他说该去老房子上面喂鸡了。我跟在爷爷的后面和他说着学校发生的趣事,在一排排老房子的过道中穿行。回老房子的路早已面目全非,长了苔藓,落叶枯枝被随意扫到路边。我边走边探寻以前的痕迹,在路边缘看到了猫狗嬉闹时留下的脚印。
以前,这条路是年轻时候的爷爷和其他乡亲们去山里采石,肩挑背扛搬回来,一块块打磨砌成的石板台阶。后来石阶不好走,摩托车上不来,大伙一起出钱铺了水泥路。
路周围是一间间的老房子,有的保存得很好,有的已经坍塌,有的只塌了一角。我从塌了的地方看进去,里面有散落的木桌、木椅,和塌下来的土砖。爷爷指着这些房子说,村里人有钱建了新房子就不要老房子了,没人住的房子没了生气,久了就塌了。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我们家老房子的门口。我家老房子与村里大多数的老房子不一样,因为建的时间较晚,是用水泥砖砌成的,而不是泥砖。
老房子的木门被岁月刻下了许多的斑痕,原来人们常触摸的已经变得漆黑的包浆的地方,因为风吹日晒雨淋也已经消失不见了,露出了木材原本的颜色。老房子四处都挂满了蜘蛛网,沙发上也都是灰尘,厨房烧火的地方黑漆漆的。但这里却是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的好地方。带头的是邻居家的一个哥哥,我仗着个子小,除了藏在床底,还藏在这个废弃的灶台里,被那个哥哥逮出来时比家里原来养的那只黑狗还黑。依稀记得,有一个小伙伴特别喜欢跟我一起藏,但她老是憋不住笑,笑声暴露了我们的位置,导致我们早早被抓了出来。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待在老房子,它又大又凉快,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跳格子、抢椅子、跳绳,似乎有玩不尽的游戏。
老房子的祠堂里面还摆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妈妈说这是她嫁进来的时候买的,之后每天晚上都有许多乡亲来这里看电视。他们拿着椅子坐在天井里或廊檐下,一盏微弱的电灯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就可以组成一个大聚会,这是当时人们最大的娱乐。他们有的还拿着散的鞭炮来编,有的拿衣服来缝补,边干活边聊天边看电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是那么的满足和快乐。
自从我们搬到新房之后,老房子就成了孤独的老人,静静地守在半山腰上,俯瞰山下的万家灯火。爷爷说,老家不能丢,人总是要叶落归根的。看着爷爷脸上被岁月刻下的皱纹,我又想起了老房子门上被光阴侵蚀的瘢痕,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要常回家看看,让老房子的守望不再孤独,让爷爷的守望幸福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