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 > 正文

贵港:袅袅“烟火气” 缤纷“夜经济”

2022-08-1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杨小露  

夜幕降临,烟火升腾。

逛夜市、品美食、游公园、赏街景……夏日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各地“夜经济”不断释放活力。从烟火美味的传统餐饮,到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再到年轻人热衷的文创艺术,多种元素交相辉映,演绎着一幅多元灵动、活色生香的夜市画卷。“夜经济”正成为提升城市活力、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覃塘区布山夜市开市。(记者梁棋摄)

新潮的“后备厢经济”

7月18日至24日晚,记者在市中心城区的花鸟市场、原汽车总站、吾悦广场,桂平市西山镇滨江文化公园、进坝大道,覃塘区布山古郡、石卡工业园等地看到,一个个被精心装饰过的汽车后备厢,依次排开,缠上一圈氛围灯,放个折叠桌椅,再挂个标新立异的帆布摊位招牌,瞬间变成一家家迷你店铺,时尚新潮。后备厢不仅有手作好物、咖啡甜品、日用杂物,还有古风服装、潮流配饰、潮玩萌宠……售卖不同的产品,吸引着不少年轻游客驻足拍摄、购买。

“老板,来杯茉莉烤奶。”

“好嘞,今天新店开张,给你打折哈。第一杯14元钱,第二杯半价。”市中心城区原汽车总站,现在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夜经济”热气腾腾。在一个奶茶摊前,老板杨莹莹正在热情地向顾客推销自己制作的奶茶,“新款奶茶,新鲜上市,来一杯吧,味道绝对好喝。”

杨莹莹是一名上班族,白天上班,晚上则跟朋友一起练摊。“晚上出来打发打发时间,最近天气炎热,我们制作的奶茶还挺畅销的,多的时候一晚能卖几十杯呢。”杨莹莹兴奋地跟记者聊,年轻人睡觉晚,即使不出来摆摊也不知道干啥,不如做点小生意,挣点零花钱,还能“体验体验生活”,丰富夜生活呢。

在众多后备厢小店经营者中,大部分是业余爱好者。“95”后的梁佰湘告诉记者,自己经营有实体店,现在店里生意不是很理想,看到“后备厢经济”蔚然成风,他也加入其中。

“生意还不错,多的时候一天能卖500串左右,日均营业额也有400元至700元,而且有车就能摆摊,不需要租门面,晚上下班再过来,对店里的生意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梁佰湘说。

记者采访发现,经营后备厢小店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售卖的商品偏向年轻人。与其说他们在摆摊挣钱,不如说是为了兴趣爱好从事一份“兼职”工作,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寻找新的可能。

“之前就听同事说,桂平市进坝大道那边的落日、晚霞特别美,再加上后备厢集市这个创意很特别,氛围挺好的,所以经常带女朋友过来凑热闹,拍照、打卡,释放了白日的劳顿与疲惫。”桂平市民黄振华说,身边挺多朋友都会来体验后备厢集市,也是为了感受这种新潮的娱乐方式和社交,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色彩。

市中心城区原汽车总站的夜市。(记者杨小露摄)

市民在市中心城区老街吃夜宵。(签约摄影师郑文虹摄)

小夜宵 大梦想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都在享受下班后的闲暇时光时,有一些人,才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7月31日傍晚6时许,平南县江滨路江北公园对面逐渐热闹起来。晚上8时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各个夜宵店在高声招呼客人,充斥着烧烤、爆炒田螺和各类炒菜的香味,啤酒、奶茶等冷饮的碰杯声,处处散发出夏夜的欢乐。

某田螺屋里,10多桌客人挤得人声鼎沸。店主杨昌容一手掂锅,一手拿勺,“每天这个点来吃夜宵的客人就多起来了,忙起来连水都喝不上,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都还有客人。”

做夜宵有20多年的杨昌容可谓是这一片夜市的“老人”。他原本在外地务工,做过司机,当过建筑工人,但心里总是牵挂着家人,而且在外务工经济来源不稳定。经过再三考虑,2002年,杨昌容回到老家平南县平南街道罗合社区,决定经营夜宵生意。

起初,杨昌容只营业上半年。“那时候暑期、节假日来吃夜宵的人比较多,冬天相对较少。”杨昌容说,由于自己所选用的食材新鲜、味道好,服务周到,吸引越来越多的食客前来就餐,后来便全年营业,和家人一起经营门店。

“我是这里的老顾客,经常到江北公园附近散步,总是被这里的炒菜香吸引,不仅味道好,还实惠,所以会经常带朋友、家人过来吃,觉得很放松。”正在嗦田螺的张大哥说,自己经常在店里吃饱了还会打包带走,这里的味道让他流连忘返。

凌晨2时许,招呼完最后一桌客人,杨昌容和家人一起把桌上的垃圾收好,又重新把地面打扫干净,把客人留下的矿泉水瓶和易拉罐都踩扁装到袋子里,把厨房的厨具和剩菜都收拾好,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做夜市这一行确实很累,但想着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多做一点,也是希望能多挣一点。”杨昌容说,现在正是暑期,来吃夜宵的人不少,每天会有30-40桌食客,日营业额在4000元至7500元。

如今,杨昌容把家里原来两层楼的房子加高至四层并全部装修好,还开上了小车,凭借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小小夜宵摊成就自己大大的人生梦想。

8月4日晚的市中心城区花鸟市场夜市。(岑林军摄)

多彩文化活动点亮市民夜生活

7月23日,覃塘区布山夜市正式开市,融合“夜食”“夜购”“夜动”“夜娱”“夜影”等多种元素,设置包括美食街区、富硒农产品展销区、文创集市、非遗文化集市等区域,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带来了人气,也带动了经济。

“放暑假了,我从杭州到贵港找朋友玩,今天白天去了荷美覃塘赏荷花,拍照打卡;晚上到布山古郡逛夜市,玩得不亦乐乎,我很喜欢贵港。”游客朱慧茜说,在贵港,逛累了,可以停下脚步,尝一杯饮品,赏一下荷花,别具情趣。

热闹的夜晚、独特的荷文化、特色的美食,让许多市民、游客感到既浪漫又惬意。

“晚上出来逛逛夜市,吃点小吃、看看表演,也省得老‘宅’在家里玩手机。”在覃塘区布山夜市,记者碰到市民梁燕,她正在挑选心仪的物品。她告诉记者,自己吃了晚饭经常带家人逛市区的夜市,也会购买东西,包括服饰、美食、日用品、旧图书等,商品的款式质量都让她挺满意的。

“相比以前,现在的夜市要热闹得多,提供的游玩项目和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每次逛夜市都能感受到欢乐气氛,我很喜欢。”市民龚晓慧说。

据了解,入夏以来,“夜经济”作为文化广场、商圈的主打特色,在贵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日渐攀升。

6月23日至25日,我市在市区新世纪广场举办2022年首届广西文化旅游消费大夜市活动,现场设置42个展位展销特色美食、运动服装和非遗产品。同时,联动宏桂广场、国际生活港等商圈的商家以及我市景区、酒店等34家企业推出消费优惠举措,以流动摊位为主,给创业的年轻人提供空间,增加再就业机会,以烟火小巷的氛围,形成特有的人气景点。活动期间,现场展销集市、附近商圈商家实现销售额342.5万元。

7月8日,2022年“荷美夏日 畅游广西”暑期文化旅游推广暨贵港市第十二届荷文化系列活动在贵港市园博园启动,现场举办贵港“六个好”品牌展、“舌尖荷宴”美食展、“趣味莲莲”荷风市集、“荷塘夜话”亲子露营、“艺海荷香”工艺美术创作展、斗茶展示、“荷文化”主题展等系列活动,现场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据统计,活动3天,园博园游客人数约3万人(次),现场展销集市、附近商圈商家实现销售额22.6万元。

2022年“荷美夏日 畅游广西”暑期文化旅游推广暨贵港市第十二届荷文化系列活动在贵港市园博园启动。(记者梁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