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市农业农村局:争当产业转型升级排头兵

2025-03-2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蒙思婷  

贵港讯 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5.1%,增速排名全区第四;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高于全国、全区水平;全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暨智慧农业和农机应急救灾现场推进会等6个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挺膺担当、实干创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局贯彻落实市委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争当排头兵,朝着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扎实迈进。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这是我市大力推行的智慧集约化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现代化设施养猪亩均产值增加40万元以上;设施养牛亩均产值增加20万元以上;设施蛋鸡养殖亩均产值增加150万元以上;工厂化设施食用菌种植亩均产值增加370万元以上。该局党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深学细悟,科学研判,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立足我市资源禀赋,编制印发产业研究报告13份,明确生猪、牛羊、鸡鸭、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四荤两素”为主攻方向。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调研,摸清产业发展方向,率先在全区出台《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3+N”政策体系,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并在桂平、平南、港南、覃塘规划建设四个现代农业科技园,规划面积8.7万亩,推动产业不断集聚,发展壮大现代设施农业。同时,充分用好“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平台,局党组书记带领党员干部到产业园区、企业一线、项目现场办公,解决堵点难点问题156个,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全市设施农业产值同比增长12.8%,推动设施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引擎。

强化队伍建设,展现“三农”队伍新担当。该局注重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依托“三农”系统大培训课堂,培训干部、群众6.3万人次。强化交流历练和多岗位历练,选派60余人次到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开展实地学习交流,选派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到畜牧、渔业、园区发展管理等岗位“锻长板”“补短板”,将培训学习到的先进经验转化为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优势,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高效落实。2024年,全市共签约20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140个,投资总额152.9亿元,推动同发蛋鸡等86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腾信肉牛等48个项目投产,推动设施畜牧业、渔业等新质赋能产业走在全区前列。常态化开展“贵港市农业农村先锋集结号”先锋大行动,党员为企业提供品牌培育、农业产业化指导服务,助力提升农业品牌和产业化水平。2024年,平南石硖龙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桂平黄沙鳖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9个产品获评为“中国富硒好产品”;新增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新增数量连续两年排全区第一。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该局始终把抓改革任务落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积极用好“贵港市农业农村先锋集结号”“机关党建联动体”等党建平台,发挥党建联建优势,与自然资源、金融等部门联合会商,党员干部聚焦用地、融资等难题群策群力,研究探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创新开展设施农业不动产登记,出台《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设施农用地不动产权登记改革,颁发了广西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等不动产权证书;建立闲置设施农业空地退出机制,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率先在全区探索开展现代农业融资风险补偿,破解现代农业产业融资担保难题,累计发放设施农业项目贷款16.18亿元,获批广西首笔现代农业融资风险补偿金专项融资授信1000万元,实现企业财产权益和贷款抵押物“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