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对谁说我会爱TA一辈子,但是我会对文学说爱它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万年。”我市青年作家岑叶明在第三届布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毫不掩饰自己对文学的喜爱。他还有一个目标——“我希望,当我的灵魂已不知飘向何处时,仍有人会想起我的文字。”
9月14日,“金田葛园”杯贵港市作家协会第三届布山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岑叶明、彭敏艳、钟宜登、贾燕平、宋春来、凌丽、邓卉等七名贵港作家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而榜上有名。
岑叶明是其中最年轻的获奖者,年仅26岁的他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担任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小说、散文见于《青年文学》《广西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当代人》等,作品被《散文选刊·选刊版》等转载,曾获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广西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等奖项,出版有科幻小说《远大征程》,可谓年少有为、未来可期。
布山文学奖是贵港市作家协会设立的纯文学奖项,旨在鼓励和表扬在文学创作上成绩突出的贵港作家,助力贵港文学创作繁荣发展,提升贵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布山文学奖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广西区内外文坛广泛关注。获奖作家成果频出:吕小春秋、蒙福森、宋显仁、宁柏、陈谊军、岑叶明、宋春来、凌丽等在各大文学刊物发表作品;高瞻、岑叶明、钟宜登、贾燕平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梁勇先后获得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作品征集一等奖,并成为广西作家协会“新锐作家”签约作家;彭敏艳荣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此次颁奖典礼,获奖者逐一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言语中表达了自己获奖的激动心情和对文学的喜爱之情,以及遨游文学海洋的万千感慨。彭敏艳说:“很多句子都在不经意间拾得,生活是文学,文学也是生活。”钟宜登感慨:“回顾我的写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的挫折、困难、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今后仍将继续保持长篇小说创作。”贾燕平说:“写作之路,是孤独而漫长的,想要在这种孤独之中坚持下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宋春来说:“我们肩负着书写新时代的重任,因此,要走出舒适区,要深入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微光,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凌丽表示:“文学,让我们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求我们真正热爱和相信的事情,勇敢地创造那些能够体现我们独特性的机会。”邓卉说:“大浪淘沙,吹尽狂沙始到金。愿以我手中之拙笔,记录这个时代的宏大与微观,留下堪存、堪鉴之印记。”
布山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得到了广西贵港市华宇葛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华宇葛业主要生产各类葛粉、藕粉、马蹄粉等养生粉及葛粉面、藕粉面、马蹄面等系列产品,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拥有精制葛粉、莲藕粉、马蹄粉生产线3条,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大的葛粉、莲藕粉、马蹄粉生产企业。总经理李长俊表示,很荣幸参与合作了每一届布山文学奖,作为贵港本土企业,有责任支持贵港培养更多优秀的作家,也希望今后能涌现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走出贵港、走出广西。
第三届布山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李长俊特别贡献奖,感谢其本人和企业对贵港文化事业的关心帮助,给他的颁奖词是:他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效益”相统一,积极履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贵港文学和文学创作者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岑叶明,笔名叶明岑,199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散文见于《青年文学》《广西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当代人》等,作品被《散文选刊·选刊版》等转载,曾获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广西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等奖项。出版有科幻小说《远大征程》。
颁奖词:他以年轻人旺盛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展了科幻小说和长篇纪实散文的内涵与表达方式,为新生代作家多元化写作树立了样本。
获奖感言:大学毕业后回到贵港工作这三年,是我进步最快的三年,获得了几个奖项,加入了中国作协,出版了第一本书,第二本也在出版中,得到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有这样的成绩,我想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是三个。
第一,是我个人的努力。我经常通宵达旦写作,不写就会焦虑,这种对文学的热爱,我坚持了十几年。直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自己的写作刚开始,以后还需要学习更多。
第二,在于贵港的文学氛围。在各位领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写作环境越来越好,这样的环境必然能培养出一群不错的写作者,我有幸能在其中。
第三,我在外面经常毫不吝啬地赞美我们的单位——贵港市融媒体中心,这里有很好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我相对足够的创作时间和空间。今天的颁奖典礼刚好在这里举行,借着这个机会,我想诚挚地感谢他们。
好话说多了,听起来像是恭维,我想用另一种方式去表达感谢: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回馈贵港的文化事业。我们一起努力!
彭敏艳,女,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中国校园文学》《广西文学》《红豆》《南方文学》《海外文摘》等。是《中国青年作家报》首个特约编辑。曾获中国第二届志愿文学大赛小说类一等奖、三等奖,广西第八届网络文学大赛长篇小说一等奖、广西第十一届文艺创作铜鼓奖等。
颁奖词:她怀着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把在基层长期积累的素材融入字里行间,坚持探索不同体裁的创作路径,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获奖感言:此刻,站在这个高光的舞台上,欣喜之余也深觉责任之重大,我要寻到更大的突破,才能不负这份殊荣。感谢市文联、市作协,感谢创作路上遇到的良师益友,你们是我的提灯人,让我始终向光而行,遇到今天的自己。
我在随笔《与北海对话》里写过:“我不擅长对话,时长超过10分钟的对话会掏空了我的语言库存。”生活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在热闹的人群中安静,在安静中享受孤独。我也渴望与世界对话,可嘴巴的笨拙总令我词不达意。
2017年底,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有效途径——文字。我在文字里倾听世界,用文字表达自己、表达世界。写作七年,我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他们让我逐渐打开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世界。庆幸的是,我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给了我丰富的写作养料。年复一年的更迭、日复一日的重复与思维的碰撞产生了很多奇妙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让我有记录和表达的欲望。
日子烂熟于心,文字也生巧于心。很多句子都在不经意间拾得,生活是文学,文学也是生活。用文字与世界交流的日子孤独但不孤立。被金钱限制了的视野在文字的世界里得到拓展,我获取了大量的二手生活经验,它们源源不断地补给我知识储备的空亏,让我干瘪的文字逐渐变得丰盈,也逐渐得到肯定。借助文学的力量,我遇到了你们,也荣获布山文学奖之光,希望借此光,再往前跨一大步。
钟宜登,笔名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2009年至今,先后在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创作了八部作品,是起点中文网畅销书作家。其中,作品《拣宝》《宅师》平均订阅量过万。写作期间,百度热搜指数长期名列前茅。
颁奖词:他以讲好一个大家认可的故事为最大追求,在都市小说和穿越小说之间来去自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人生深刻哲理。
获奖感言: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是对我过去努力创作的肯定。这个荣誉,更让我坚定了创作的信念。
我写小说已经有15年了,回顾我的写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的挫折、困难、辛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当然,苦累之余,收获更大。我是全职作家,平时全靠创作网络小说养家糊口。十几年的坚持和努力,不仅让我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还让我收获了莫大的荣誉。
在此,我也要感谢那些在我创作道路上给予我无限灵感和支持的人。我的家人、朋友,是他们的理解和陪伴,让我在孤独的写作之旅中找到了温暖和力量。
最重要的,还是我的那些可爱的、不在场的读者们,是他们的支持和反馈,让我知道,我所书写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一些人的心中得到共鸣。高山流水,知音难求。我很庆幸,有很多的知己,感谢他们的包容。
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它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创作的期许。我将带着这份荣誉,不忘初心,努力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贾燕平,壮族,笔名北川云上锦、逐云之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新联会网络分会副会长、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阅文集团畅销书作家、潇湘书院金牌作家。代表作有《恰逢星光璀璨时》《他赠我星辰满天》《我家权少很高冷》《霍先生结婚吧》《陆先生偏要以婚相许》《和沈大佬订婚以后》《X处首席特工皇妃》等。多部作品连载期刷新订阅纪录,点击量破亿,进入多个榜单,荣获多个奖项,并被改编为漫画。是2015年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新锐奖获得者。
颁奖词:她以干练的文笔、唯美的辞藻、扣人心弦的情节,讲述两性之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充满理智与情感交织的人间烟火气。
获奖感言:能获得第三届布山文学奖,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不仅是对我多年来写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写作之路,是孤独而漫长的,想要在这种孤独之中坚持下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一直以来,我都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还有诸多朋友的关心和指导,让我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冲过瓶颈沉郁期,在这里,也和他们说一声谢谢。
在过去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我也曾经迷茫过、焦虑过,但是每当经历这种失意的时候,我庆幸总能得到组织的关心,前辈、朋友们的关怀,这些关心和支持犹如一盏指路灯,指引着我不断地努力探索,冲出迷茫。
写作犹如逆水行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不能只欣赏自己,更需要谦虚求教,要懂得欣赏学习前辈老师的优秀,要懂得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勇于突破自己,立足于人民,扎根生活,以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气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作出更加优秀经典的作品。
这次获奖,对我的意义很重大。我相信,在今后每当我回顾走过的漫长的写作之路时,此刻一定是激励我继续前进探索的力量源泉。
宋春来,武汉大学硕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港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风华正茂,我的武汉大学时光》《春天的约会》,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散文诗世界》《散文诗》《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报刊,入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当代散文诗》《新诗365首》《青年诗歌年鉴》等多种选本。有4篇文化研究报告被文化和旅游部采纳,3篇论文被核心期刊采用。曾获《人民文学》杂志社全国游记征文大赛优秀奖、第十八届中国行业电视节目展评文艺片类二等奖、湖南青年文化艺术节文学大赛散文类铜奖等。
颁奖词:她是文艺创作的多面手,她的笔端有跳动的音符,有知性的思考,有家长里短,也有家国情怀,给人带来青春活力的气息。
获奖感言:这次荣获布山文学奖,我很感动。首先,我要感谢市作协对我的认可,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作品的肯定,更是对我作为一个青年作者坚持梦想、不懈努力的鼓励。同时,我也要感谢家人和朋友们以及每一位读者,是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成为我创作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作为一个青年作者,尤其是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我觉得,我们肩负着书写新时代的重任,因此,要走出舒适区,要深入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微光,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无论是梦想的火花,还是社会变迁的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等等,都值得描摹。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我们的创作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由此照亮人心,启迪思考,绘制出新时代丰富多彩的精神图谱。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凌丽,汉族,贵港市港南区人,小学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贵港市作家协会理事。2023年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在《诗歌月刊》《中国汉诗》《汉诗》《广西文学》《红豆》《金田》《诗探索》《嘉应文学》《湛江文学》《长江诗歌》《客家诗人》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一百多首(篇)。指导学生在《少年文艺》《读与写》《小星星》等刊物获奖或发表作品一百多人次。
颁奖词: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情画意,在平凡细微里感悟人生大义,她用朴实的诗句诠释了一个真谛: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获奖感言:很荣幸获得布山文学奖,这是对我文学创作和文学教育的巨大肯定,是把我的爱好和工作真正合为一体的幸福时刻,我的时间和精力不必再割裂,个人成长和工作换口粮达成最大的和解,都在同一维度了,当下是我最好的时光。
此时此刻,我想感谢一路支持我、鼓励我的师友们,我们一起阅读,一起采风,一起座谈,一起创作,一起修改,一起投稿,一起发表,一起获奖、领奖金、领稿费,一起体验文学路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样有滋有味的生活,我们未来一定还要继续。
此时此刻,我也想感谢一路跟着我逐梦的学生们。我把我们作协培育我的每一种方式,复刻下来,培育我的学生们。我也带着学生们阅读、采风、座谈、创作、修改、投稿、发表、获奖、领奖金、领稿费。我的“微点十结构”作文教学法,我的学生们接住了。我们一起体验一点一点走近文学的喜悦,这样有滋有味的教与学的时光,我们未来也一定还要继续。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天赋和能力,这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文学,让我们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追求我们真正热爱和相信的事情,勇敢地创造那些能够体现我们独特性的机会。
邓卉,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港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作品发表于《中国统计》《广西文学》《广西政协报》《广西民族报》《当代广西》《方志广西》等。作品《黄葛榕日记》《蓝衣山歌唱龙井》《郁江边的把脉人》获自治区级征文比赛奖项。近年从事地方历史人文研究创作与编书工作。是《云垌村志》编委会成员。主持编纂的《港北年鉴(2022)》获评为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一等年鉴。
颁奖词: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触角,徜徉在古典和现代、感性和理性之间,用温婉流畅、波澜不惊的语言,述说人生百态、社会变迁。
获奖感言:感谢贵港市作家协会始终为我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帮助我坚守内心的热爱。我是一名方志工作者,也是一名作家,这两者的理念,随着现代学科的细化,似乎正在拉开距离。其实,自古文史不分家,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文与史的关系尤其密切。《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文史两个领域均达到极高境界,那也正是我向往的境界。
近年来,我从事的文学创作和志鉴编纂,虽然分别用不同的表达手法,但殊途同归,目标一致,那就是用心感知眼前的大千世界,尽可能留住更多的时代元素,包括我所目睹的城市与乡村、过去与现在、繁华与荒凉。从阳春白雪到市井百态,从社会变迁到尘世间的小草木……要记住我们所应该记住的,让他们不至于在若干年后,被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人类所遗忘。
大浪淘沙,吹尽狂沙始到金。愿以我手中之拙笔,记录这个时代的宏大与微观,留下堪存、堪鉴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