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覃塘区蒙公镇民族初级中学上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姚明森入选全国模范教师。
8月23日,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贵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贵港市优秀教师拟表扬人选,张贵忠等193名教师、丘益德等799名教师分别拟表扬为贵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贵港市优秀教师。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近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光文介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我市围绕教育强国战略部署,聚焦我市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培训“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教师培养文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力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锻造高质量的“工匠之师”。
9月2日,我市2024年秋季新学期开启。刚大学毕业的梁丽英以教师的身份重新踏入自己的母校——贵港市高级中学,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得益于公费师范生政策,一批像梁丽英这样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回到贵港任教,我市教育系统因此获得了优质、稳定的教师资源。当前,我市专任教师共有6.32万余人,他们肩负着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中职)106万多名学生的教书育人工作。
近年来,我市通过公开招聘,积极争取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名额、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计划名额,以及推行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等方式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实施“贵人返贵”人才项目、赴外引才和“云引智”等方式引进一批贵港籍、急需紧缺人才回贵港任教,扩充人才队伍。
目前,全市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教师职称78人、副高级职称约1.1万人、一级教师职称约1.85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420人、大学学历4.27万多人。
“我是一名老师的同时,也是一名‘学生’呢。”近日,市荷城初级中学副校长刘崇打趣说道。
刘崇是中学副高级教师、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数字教材应用专家。他自称“学生”,源于2023年5月他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名单。进入该培训培养对象名单的教师将要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学习。这两年,刘崇每年要到华中师范大学脱产学习1个月,平时还需在线上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这种“高层次”的培训学习让他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成长感觉。其间,他参与的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学业质量检测导向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结题;他参与的“三级导师”初中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贵港市基础教育教学二等奖。今年春,他荣获贵港市教育系统2023年度“千名先锋党员”称号。
和刘崇同一批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名单的还有桂平市下湾镇第一初级中学生物学科教师叶小玲和港南区文笔山小学副校长陈武毅。在此次入选的名单中,全区只有27人,我市占3人。
我市把教师培养培训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市政府与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区内高校签订市校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市教育局建立“高校培训—市级统筹—县级落地”的培训体系,建立后备领军人才选拔、培养、跟踪、考核、评优机制。今年,我市计划组织参加市级以上培训(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市级培训)达7953人(次),县级培训约8.97万人(次)。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送上好书让坊员潜心阅读、给出坊员一带十结对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要求坊员每3年要主持一项县级以上课题研究……成立于2012年的广西特级教师黄继仁“成就方圆”工作坊,现有坊员近50人,工作坊通过“订规划、明目标、送好书、给任务、压担子、搭台子、教方法、给荣誉”的培养方式,积极探索一条卓越教师培养的新路径。
“成立工作坊,名师带教、协同互助、教学相长是目的。”工作坊主持人黄继仁说。黄继仁是桂平市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他以工作坊为媒介,发挥桂平市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建立优秀教师培养长效机制。该工作坊自成立以来,共培养出正高级教师19人、特级教师16人。
为持续推进教师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在名教研员培养工程、名园长培养工程、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培养工程、正高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等培训项目上狠下功夫,通过承接国家或自治区的科研课题、出版教学著作或教材,与名师一对一辅导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取得良好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区级校本研修示范校16所,2023年开展校本研修项目151个,培训教师约2.3万人(次);共有自治区名师和特级教师工作坊17个,累计开展工作坊研修活动113次、培训教师2.51万多人(次),培育广西教学名师7人、特级教师82人,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161人(次)。
秋季开学,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第二初级中学老师迎来好消息——学校的周转房正式投入使用。该校教师卢燕凤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周转房环境很好,厨房、卫生间和热水器等设施一应俱全。
卢燕凤家住该县安怀镇,距离学校有20多公里路,往返一趟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以前,她吃住在家,每天舟车劳顿,非常辛苦。而留校的其他老师也只能住在教室或办公室里,嘈杂的环境让他们无法安心备课。如今,搬进了周转房,大家可以心情舒畅地工作了。
近年来,市教育局抓好教师待遇保障,通过提高绩效工资增量、职称评聘给予激励、大学生学费补偿以及加大教师周转房(公租房)建设力度等多种方式,让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基层一线能够安心任教。
2023年,全市投入资金2771.6万元,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宿舍338套,保障乡村教师“教有所居”。今年截至8月,全市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4449.88万元,惠及2.9万余名教师;发放乡镇工作补贴1.27亿元,近3.6万名教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