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
“海上生明月。”
“烽火连三月。”
……
一个周末的清晨,家住港北区布山街道布山社区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曾馨叶,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对“月”字飞花令,3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轮飞花令结束后,紧接着又进行连词接龙,一旁观战的9岁妹妹曾清馨也加入其中,一时间,家里诗词声琅琅,书香四溢,诗词已经成为他们一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月3日,贵港市第十四届荷文化系列活动——第五届“荷城诗会”诗词竞赛决赛在市区举行,24名选手、4支队伍同台竞技,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引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广泛关注,在我市掀起了一股诗词文化热潮。近日,记者对部分参赛选手进行采访,一起走近他们读诗的那些日子。
读诗是一件日常且放松的事情
“除了上学,我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读30分钟诗词,平时也会跟爸爸妈妈一起玩飞花令和连词接龙,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收获。”曾馨叶说。
在曾馨叶看来,读诗是一件日常且放松的事情。
曾馨叶对诗词的热爱源自母亲叶慧芬。2016年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富有古韵的舞美、动画、音乐,打动人心的诗词、趣味的解读和温暖的深情,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诗词文化热潮,也深深吸引了叶慧芬的目光。她不仅拉着全家人一起观看,节目更是一集不落,成为该节目的忠实观众。
在父母潜移默化引导下,年仅6岁的曾馨叶开始接触诗词,从最简单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到李白、范仲淹等著名诗人的传记,6年来,她深深地被诗词优美的文字、韵律和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所吸引,成为一名诗词爱好者。
“让孩子读诗词最主要是让孩子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叶慧芬说,自进入小学以来,曾馨叶语文作文经常拿到满分,成绩多次位列全班第一。
因为喜爱诗词,曾馨叶报名参加了8月3日在市区举行的贵港市第十四届荷文化系列活动——第五届“荷城诗会”诗词竞赛,这是他第5次参加该项赛事。比赛中,她同另外23名选手同台竞技、以诗会友,在各个环节中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获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曾馨叶告诉记者,以诗会友,自己结交了很多同样热爱诗词的朋友,大家一起读诗词、话古今,特别开心。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人们总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爱上不同的诗人,贵港供电局电力工人甘一秀便是如此。
“最开始喜欢读苏轼和李白的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杜甫和毛泽东的诗词更能触动我的内心。”甘一秀告诉记者,每天下班后,朗读诗词和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是她最好的消遣方式。评委老师和选手们在台上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令她大饱耳福,不仅介绍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还为她疏通了文字上的疑惑,极大地抚慰了她疲惫的身心。
“在读诗的日子里,我体会到作者的挣扎、抵抗和豁达,感受他们的处世智慧及人生策略,回望自己走来的路,突然释怀了,感觉无比地轻松。”甘一秀说。
读诗给心灵寻找一方净土
本次诗词大会,除了贵港本地的参赛选手外,还吸引了杭州、深圳、成都等地的诗词爱好者,参赛选手湖南娄底人王威就是其中之一。
第五届“荷城诗会”诗词竞赛决赛第一轮第一场必答题环节。(记者林子棠摄)
“我从小便开始读诗,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并且多年来乐在其中。”谈及他与诗词的缘分,王威坦言,从小学开始,他就喜欢读诗词和阅读各类书籍。凭借着对文字的热爱,1994年,他从家乡到深圳工作,不久后入职《深圳青年》杂志社,现任杂志社副总编辑。
“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焦虑、浮躁和紧张已成为生活常态。然而,在读诗、背诗、写诗过程中,我总能找到内心的宁静。”王威说。除了精神上的慰藉,诗词中蕴含的哲理也成了王威前行的指明灯。前段时间,他的女儿小年(化名)因生病而情绪低落。为了让小年振作起来,王威带着她一起读诗词。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王威与女儿分享苏轼三贬三谪的故事,鼓励女儿在苦难中积极寻找治愈之光。在王威的耐心陪伴和引导下,小年走出阴霾,并把自己喜欢的诗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作为了座右铭。
读诗让自己更有力量
有些人在诗词中寻找慰藉,也有些人在诗词中升华人生。
来自四川成都的岳雨昊是一名科研工程师,也是本届荷城诗词大会决赛一等奖的获得者。5岁时,岳雨昊偶然在姥爷的书房里翻出一本诗词集,从此开启诗词生活。
“姥爷常常带着我一起读诗、读古文,遇到不懂的字还会翻字典,一字一句地‘嚼’下来。”岳雨昊说,作为工程师,一个小数点的误差可能就要排查一天,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累了他就读诗。“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力量,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岳雨昊说。
不仅如此,工作后,只要不出差、不加班,岳雨昊每天都会读一首诗,先通读全文,再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诗歌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日积月累之下,目前他已经读了2000多首诗词,并参加过湖北、浙江、四川、河南等地共计10余场诗词比赛。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岳雨昊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陆游的诗。读他的诗,从中汲取养分,让自己在繁忙工作中找到前行的力量。“陆游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岳雨昊说。
读诗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8月3日,诗词大会现场,一对“姐妹花”参赛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们分别是姐姐陆蔓茜和妹妹陆淑征,来自港南区桥圩镇。2022年,她们开始自发读诗、写诗,并连续参加3届荷城诗词大会。
第五届“荷城诗会”诗词竞赛决赛飞花令比拼环节。(记者何美凡摄)
初中时期,姐姐陆蔓茜受语文老师影响,喜欢上词句优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词;大学时期,热爱诗词的她走上了研究诗词的道路,读诗、写诗成为她日常的娱乐方式。本次诗词大会中,姐妹俩所在的逍遥队口号“风雅笑谈长自在,青山踏遍任逍遥”就是她们所作。
在陆蔓茜的影响下,妹妹陆淑征也喜欢上诗词。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逛街、散步途中,姐妹二人常常相互指定一首诗进行诗词接龙,一人一句,玩得不亦乐乎。
“我能一口气背出300多首诗词,读诗词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审美,也是我们快节奏生活中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陆淑征说。
“读诗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陆蔓茜说,从小时候背诵的诗词到现在研究的诗词,对我们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让我们更有力量,敢于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种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