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快放学的时候,突然乌云密布,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淹没。
放学时间已经过了20多分钟,雨势仍不见小,班上的孩子开始焦躁起来。我知道,孩子们都饿了。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收拾好书包,抓紧时间离校。
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的雨伞,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我也拿起伞,跟在他们后面。学校门口人头攒动,我只看到一片五颜六色的“伞海”。孩子们在雨中打打闹闹,一边走一边说笑,笑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突然,我的目光被几个孩子吸引过去。他们是我的学生——小滔、小蕊和杰琛。小滔、杰琛有伞,小蕊没有伞。在分岔口,杰琛打算将自己的雨伞借给小蕊,但小蕊的家在西边的龙湾丽水小区,而杰琛的家则更远,在西边的恒大城。我愣住了,杰琛怎么能这么轻易地就将伞让给别人呢?
看着杰琛将自己的雨伞递给小蕊,然后撩起自己的外套,披在头上,冲进了雨中,我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这个平时看似调皮的孩子,在关键时刻竟然表现出了如此大度的胸怀。
我急忙追上去,想要拦住他,但他已经跑远了。我大声喊着他的名字,终于在一个路口拦住了他。我把自己的雨伞递给他说:“杰琛,你用这把伞回家吧,我快到家了。”但他却坚决地拒绝了:“老师,我不能要你的伞,我是男孩子,淋点雨没事的。”
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接过了我的雨伞,并向我道谢。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我心中充满感慨。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我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的友爱和互助精神。
午休时,我收到杰琛妈妈发来的信息,她感谢我在雨中给予杰琛的帮助和关爱。她说:“麦老师,谢谢你对杰琛的关心。他平时成绩不太好,但我没想到你会这么关心他。你给了他很大的安慰和鼓励。”看到这条信息,我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送伞,虽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和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