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网约护士”打通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4-06-2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姜佳坤  

“服务对象,吴大娘,66岁,家住覃塘区黄练镇新谭村,需要护士帮忙换胃管和尿管。”6月18日下午,覃塘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李宇妮接到上门护理的订单。仔细查看订单内容,和患者家属约好时间,准备好相关的护理物品后,李宇妮与广西安好医院有限公司配备的助手韦英芳一起驱车前往新谭村吴大娘家。

今年1月中旬,吴大娘因脑溢血被送往覃塘区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紧急治疗。经过治疗,吴大娘于5月中旬出院回家,但仍需卧床护理。出院时,李宇妮告诉吴大娘的家属:“现在医院有‘互联网+护理服务’,回家后需要的话,可以网上下单,申请护士上门服务。”

因家距医院有20分钟以上的车程,瘫痪在床的吴大娘去一趟医院要大费周折。听说覃塘区人民医院有上门护理服务,其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该院微信公众号上下了订单。

“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看到李宇妮和韦英芳如约而至,吴大娘的家属倍感安心,立即将二人迎进家中。

在开始提供护理服务前,李宇妮和韦英芳换上护士服,戴上帽子,穿上鞋套,并打开肩上的记录仪,主动向吴大娘的家属出示护理身份、资质证明,并详细介绍此次服务的注意事项,让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阿姨,我先给您量个血压。”李宇妮做好手部消毒之后,又查看吴大娘的后背皮肤情况。与此同时,助手韦英芳则将此次服务需要的护理用品摆放出来,然后协助李宇妮拔胃管、清洗鼻腔、重新插胃管……整个服务过程将近40分钟。

服务结束后,李宇妮向吴大娘的家属交代后续护理的注意事项,并嘱咐道:“换了胃管、尿管后,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说话间,她同步收拾好居家护理产生的垃圾,带回医院处理。每次服务后,李宇妮还会电话回访,遇到家属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提供后续上门服务。

“我母亲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胃管、尿管,有了你们的上门服务,我们省去不少来回折腾的麻烦,谢谢你们!”吴大娘的女儿激动地向李宇妮和韦英芳表达感激之情。

2022年9月,覃塘区人民医院与广西安好医院有限公司签约,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合作。经过自愿报名和层层筛选,首批43名护士成为“网约护士”,其中有一些还是护士长,专业技术过硬。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的李宇妮是一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也是首批“网约护士”之一。

“上门服务的护士必须要有护师及以上职称,具备5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并通过理论学习、服务流程、专科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覃塘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谭妍说。2023年2月,覃塘区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上线。李宇妮经过培训与考核后,成为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出诊护士中的一员。

“我们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为主要模式,为出院后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慢性病患者、母婴人群、行动不便等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谭妍介绍,患者或其家属实名制在线申请之后,平台会根据申请信息与患者或其家属电话沟通,判断是否适合上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申请通过后,即可安排护士上门。

家住樟木镇中唐村的七旬老人周大娘因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自主进食,平时通过留置胃管注射流食,需要定期更换胃管等专业护理。中唐村距离覃塘区人民医院约38公里,每次带周大娘去医院就诊,往返至少需要2个小时,家属很头疼。覃塘区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上线后,其子女立即预约了上门护理服务。

周大娘的子女告诉记者,覃塘区人民医院的“网约护士”已为其母亲提供5次上门护理服务,减少了他们出行、挂号、排队等环节,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他们对此很满意。

目前,该院“网约护士”可提供的上门服务项目有30多项,涵盖了胃管留置及更换、尿管留置及更换、压疮换药、伤口创面护理、管道护理、血糖监测、膀胱冲洗、中医护理、母婴护理、物理降温、吸痰护理等服务内容。

“要想获得群众认可,护士的服务质量是关键。”谭妍告诉记者,为提高上门护理服务的质量,该院多次组织“网约护士”专题培训,不断加强护士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截至目前,该院“网约护士”从开始的43名增加至77名,其中有专科护士15名;已为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82人次、操作102项次,切实打通了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