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多年,我身兼数职:既是统筹协调的部门中层,也是一线直播的记者,是切换粤普双语的主持人,更是孩子们的“艺艺老师”,每个身份都承载着独特的责任与温度。
工作日的节奏紧凑而充实。清晨,以“遇见浔州”视频号《早安系列》的“早晨呀各位……”开启,随后处理部门公务;11时准时值守《乐动全城》直播间,与搭档用多语言搭起共鸣桥梁,曾因听众热情将直播延长半小时;下播后编排广电节目单、处理公务、配音、编辑通讯员稿件;临近截稿,便投入《桂平新闻》审核,逐字逐句核对信息、确认画面,容不得半点马虎,只因每条新闻都关乎市民关切;审核结束,还需填补录播节目空档,抽空查看“桂融小主持”打卡视频、回复家长留言。
周末则属于“桂融小主持”的孩子们。在口才教室,教他们咬准字音、勇敢表达,看着怯生生的孩子变得自信,再收到家长“孩子因您的鼓励更爱表达”的反馈,便觉额外付出值得。
这些年,诸多难忘高光时刻:桂平春晚的掌声、广西台直播间的突破、两会播音的严谨、下乡与老乡唠家常、直播时从容互动网友——让我懂“三贴近”从非口号。抽屉里的奖项,是每份付出的见证。同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在努力以身作则。
未来,面对媒体融合挑战,我仍会坚守“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做好每个角色,让声音有温度,让工作有意义。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