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今年以来,市气象局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以改革精神和严实标准,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党建+气象”模式深度融合,在服务贵港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筑牢组织根基,强化思想引领。该局坚持将建强组织体系、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推动融合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始终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气象工作的“根”与“魂”,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党支部委员会职能,强化对全市气象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深化政治机关建设,一体推进模范机关与清廉机关建设,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创新工作机制,压实融合责任。该局构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气象实践。紧盯“关键少数”,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抓实党员日常教育,严格执行党支部“首课”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将党的创新理论列为必修课,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七种能力”。
该局着力在机制创新、载体搭建上下功夫,确保融合有抓手、见实效。压实“一岗双责”,以责任联动促融合,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党建与业务双重责任,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实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细化“三联促三动”等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等具体应用场景中协同发力、同向聚合。依托“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等主题实践平台,将党建活动融入业务一线。系统挖掘整理贵港气象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市、县两级气象科普文化品牌,举办“气象优良传统大家谈”活动,弘扬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六进”活动,在服务群众中彰显党组织作用。
擦亮党建品牌,彰显为民实效。该局持续擦亮“红荷映风雨”支部党建品牌,将品牌创建过程融入业务提升、服务优化的全过程,将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作为检验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的试金石。推动《贵港气象高质量发展“十五五”规划》成功纳入市级专项规划,浔郁平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气象+海事+交通”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完成全市3A级以上景区气象灾害风险排查,建立气象预警“靶向叫应”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新增国家级甘蔗观测站。圆满完成全运会、中高考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机关党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推进专业气象服务改革,优化气象科技服务供给。
该局切实履行后盾单位职责,在今年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主动对接港北区中里乡龙山村,联合解决灌溉水渠淤堵问题,确保春灌用水畅通无阻。今年8月,了解到龙山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大楼电脑设备在雷雨天气频繁异常的情况后,该局立即组织由防雷技术专家和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现场排查隐患,提供解决方案,普及防雷知识。
去年10月到今年4月,我市降雨偏少,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面对复杂气候,该局联动全市气象部门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94次,协调自治区人影飞机到贵港作业6次,累计增加降水约8000万吨,有效缓解气象干旱。面对19次较强降雨和8次台风影响的严峻考验,该局党员带头坚守岗位,精准执行“11631”递进式服务模式,累计开展预警13次、发送“闪信”强制提醒10次,全面落实高级别预警“双叫应”机制,服务成效显著,实现防汛救灾“人员零伤亡”,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撑,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WAP版
WAP版
 小程序
小程序 贵港融媒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