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荷老师讲故事】给学生发红包

2025-10-1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港北区大圩镇中村学校 陆益富  

近日,请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镇上元观小学的陈亮老师,为我的寓言故事作序。聊天时得知他也有给学生发红包的习惯,今年发了10个红包,每个200元,可最终只有3个学生收下。我既佩服他的大气,也忍不住分享自己的心得:“或许像我这样,发个贴合学生日常的小红包,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早些年,每逢过年或其他一些节日,我总会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发红包,说这是给他(她)买杯奶茶,或是添碗螺蛳粉的。那时没觉得这举动有多大意义,更多是想给孩子们一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们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甜蜜。

直到一次家访,学生家长无意间说起往事——他们的孩子刚上大学两个月,就因一场打击退了学,根本原因竟是贫困。我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虽然知道贫困会影响孩子,但从没想过,有时仅仅是几十块钱的差距,竟可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那之后,我越发看重发红包这件事。按着自己的能力,尽量多准备几份,金额不大,却想着能让更多孩子收到这份心意。我知道,几十块钱改变不了长远的困境,但至少能让他们用这钱买杯热奶茶、吃碗爱吃的螺蛳粉,拥有一天半天的快乐,哪怕只是短暂的满足,也好过让遗憾在心里悄悄萌芽。

今年看张桂梅校长的视频,看到她曾拿着5000多元的赞助费,全用来给学生买了奶茶。她说:“我要让我的学生也享受一回城里孩子的待遇,不能让她们以后因为没喝过奶茶而自卑。”听到这话时,我忽然鼻子一酸——原来我一直坚持的小小心意,竟与张校长的理念不谋而合。

或许有人会问:“喝杯奶茶、吃碗螺蛳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你吃过、喝过,会觉得这不过是平常之物;可没吃过喝过的孩子,心里会藏着长久的向往。而这份向往,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变成自卑的种子。只有让他们真正拥有过、品尝过,才能坦然地说“也没什么嘛”,才能在面对更广阔的世界时,少一点胆怯,多一分底气。

也正因这份触动,我写了一则寓言《念念不忘的烤肠》,说的是小狼心心念念想吃烤肠,费了好大劲才得到一根。可真咬下去才发现,那肉含量只有10%的烤肠,比它平时吃的新鲜肉难吃太多。但小狼并不后悔,反而感到一种释然——原来朝思暮想的东西,不过如此。

其实,我们给孩子的从来不只是一个红包、一杯奶茶、一碗螺蛳粉,或是一根不算美味的烤肠;我们给的,是让他们平视世界的底气,是藏在烟火气里的尊重,是让他们知道“我也可以拥有”的温暖。而这些细碎的温暖,终会像点点星光,照亮他们未来的路,让他们在面对人生风雨时,记得曾有人把小小的善意,悄悄放进了他们的青春里。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