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苦卧床无法行走,到现在不仅能独立行走,日常生活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真的多亏了肿瘤科的医生和护士,要不是他们,我的生命也就到头了,太感谢了。”近日,患者覃女士在桂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复查时,饱含热泪地对记者说。
今年6月3日,51岁的覃女士在桂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右肺腺癌并肺内、纵膈、锁骨上窝淋巴结、脑、骨、肾上腺转移T4N3M1c IVB期,因脑内肿瘤压迫,导致无法站立行走,只能卧床,并伴有头痛、头晕症状,曾先后到外地多家肿瘤医院就诊,因病情危重转回桂平市就诊。其间,经该院肿瘤科团队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后,予行颅脑转移瘤容积调强放射治疗,并联合化疗和免疫药物治疗。6月25日,经过治疗后,覃女士可以自行行走,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日常生活未受影响。
在该院肿瘤科,类似覃女士的案例时有发生,多例肿瘤患者经过该科室专家团队会诊,用先进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较好地延续了生命并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近日,桂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师团队获评为贵港市2024年优秀医师团队。
近年来,该院肿瘤科团队积极探索,紧紧追随国际最前沿理念,每年及时更新科室诊疗规范,遵照NCCN、ESMO、CSCO等国内外权威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让肿瘤患者获得权威、前沿的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同时,充分发挥肿瘤科集药物抗肿瘤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支持治疗等治疗于一体的特色,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合发症、体力评分等进行综合治疗,全方位保证肿瘤规范化诊疗。此外,该院肿瘤科是全市首家开展图像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的科室,提高肿瘤的放射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照射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降低正常组织毒副作用,增加新的放疗适应症。“图像引导下实施调强放射是真正的精确放疗,精确度从以前的5—15mm提高至3—8mm。”桂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陈科权说,基于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肿瘤科团队在全区首次实施图像引导下全脑全脊髓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区内外其他医院纷纷前来借鉴,并受邀到广西放射治疗物理年会上进行技术分享。
“我们根据国家肿瘤诊疗质控中心发布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基本指南》和借鉴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TG100报告提出的放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框架,加强对放射治疗全流程的管理,将现代的基于风险的分析技术应用于复杂的放射治疗过程,保证了放射治疗的顺利开展。”陈科权说,肿瘤科重视放疗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不仅使团队跻身于广西肿瘤放射治疗的优秀行列,还在全区放射治疗质控等给评比中获得A等级,在全区41家放射治疗单位中排名第6位。
该科室医师团队科研课题8项,其中“同期调强放化疗加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为该院牵头在中国临床试验网注册的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此外,已经结题的“晚期鼻咽癌剂量密集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后选择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课题获贵港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诊断MRI与CT图像整合在头颈恶性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获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近年来发表高质量论文20多篇,其中SCI论文2篇,1篇为中科院1区论文,核心期刊2篇。经多年发展,该院肿瘤科已成为中国县级医院优秀专科十佳临床科室、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贵港市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023年,该科室门诊量为24238人次,出院病人7155人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天,出院病历7个工作日100%归档,无丙级病历,全年耗占比、药占比、DDD值在控制范围,实现零纠纷、零投诉。
“你们不但技术好,服务更是一流。”一名住院患者说。在该院肿瘤科,医务人员在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治疗肿瘤患者疾病的同时,更为每个病患提供优质服务,医护人员将患者当朋友,精心治疗、耐心护理、热心鼓励,关怀每一位患者,用暖心的优质服务践行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