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 > 正文

市中医医院:“师带徒”授艺 培养“名中医”

2023-12-2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园园   网络编辑:庞丹婷  

贵港讯 “在临床跟师实践中,我可以向老师学习如何看病、如何与病人交流。老师的言传身教,经常会让我醍醐灌顶,诊断病案更精准,中药用方思路更加开阔。”近日,市中医医院脾胃病肝病科医师林丽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牢固树立“人才强院”理念,采取引才、师承教育(师带徒)、院科二级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15日,罗婷在贵港市中医医院第二届中医师承教育拜师典礼上收徒。

2020年,该院制定出台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中医师承教育。林丽群作为首批学员,师承我市首位广西名中医、该院大内科主任罗婷。“当时,罗老师还没获评为广西名中医,但她是我们医院的专家级医师、脾胃病肝病科和治未病科的学科带头人。我跟师学习以后,主要跟着罗老师出门诊、查房、会诊、讨论疑难危重病例救治等,平时她还会给我们上课。”林丽群说,罗老师的专家门诊病人量较大,遇到的病种较多,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中医诊疗经验,让自己在中医理论学习、中医治病技术等方面获益匪浅。“比如,对于常见病胃脘痛的诊治,跟师前,有时患者会出现用方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情况;跟师后,罗老师给我们分析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更好地辨证施治。果然,在给患者用方时配合采用心理疗法后,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是关键。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黄常江介绍,近3年来,该院通过制定遴选机制及激励措施,开展师承教育工作,共遴选出两批共13名师承指导老师和26名学员开展院内跟师学习,目前首批学员已顺利毕业;选派68名技术骨干参加“广西中医药发展联合体名医名家工作室传承项目”跟师学习,同时结合“国医大师黄瑾明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贵港市中医医院工作站”等师承平台,充分利用工作站及专家团队资源优势,切实提升中医诊疗水平。目前,该院现有广西名中医1人、贵港市名老中医2人、贵港市名中医4人、贵港市优秀青年中医师2人、贵港市创新创业人才4人、贵港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港市优秀科技人才1人、贵港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贵港工匠2人;有自治区级重点专科3个、自治区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1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市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项目1个。

该院还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对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实行目标管理,积极为优秀人才创造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各项条件,并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学术继承人选拔、激励与培养管理办法,为医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针对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务人员,该院通过院科二级培训模式分层次培养,即各科室强化科室成员对科室临床路径、优势病种、常见病诊疗方案等内容的学习;医院科教科根据临床科室建设指南要求对各科室成员进行考核评价,促进年轻医务人员快速成长。近3年,该院还以医联体专科联盟为平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引进眼科、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等专家到医院开展工作,按计划选送专科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共40人到医联体单位及上级单位专科进修培养,做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罗婷医师成为我市第一个广西名中医,这既是她的个人荣誉,也是我院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黄常江说。明年,该院计划成立罗婷广西名中医工作室,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承,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同时,充分发挥广西名中医品牌效应,积极申报广西“名中医八桂行”项目,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图片由贵港市中医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