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讯 3月20日至27日,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分三场次举办2025年贵港市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骨干教师培训班暨集体备课会。
3月20日,平南县教育局通过“一体化”建设课例展示、教学案例开发与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跨学科融合主题研讨等方式,引导思政课教师聚焦思政一体化,切实讲好思政课、做好学生思想引路人,共绘育人同心圆。现场共有教师、教研员约380人参加培训。
3月26日,覃塘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专场开班,活动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思政课程课堂教学课例展示,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有380名教师参加。
3月26日至27日,贵港市级培训正式开始。贵港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袁启明出席培训会并致开幕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思政课骨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约450人参加培训班。
港北区中山小学刘美玲老师执教《我是小小石榴籽民族团结我先行》、荷城初中班少兰老师执教《话呗侬情深探神州风采》、港南四中陈雪雁老师执教《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中学蒲文茵老师执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广西三月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四节思政课从纵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获得教师们一致好评。
现场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反思评价、大单元教学设计展示、经验交流等方式,执教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及教学反思,其他教师立足学段特点,由学员代表对课例进行点评,并对如何落实“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提出独到的见解,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将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有关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贯穿,打通单元内、单元间、学段间的知识联系,使民族团结教育更加系统化,从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培育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培训会上,贵港市教科所教研员陈旭升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专题讲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中学段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为例,提出学校、教研组、教师要做“不一样”的教研,借助广西“三月三”活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建议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实践沉浸式、体验性优势,积极探索体验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实效。教师通过工作坊、网络研修,体验式、实践式教研等方式,发挥区域骨干教师的引力,巧妙地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科融合思维,将主题教育有机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找准思政知识点和学科之间的切入点,精准地融合各个学科富含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打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学科合力,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