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贵港市乡村振兴优秀乡镇(街道) > 正文

上渡街道:以设施农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5-02-1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 张庆杰 通讯员 江霞  

2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村的平南县龙曼生态养殖基地,只见密密麻麻的鳗鱼在清澈的池水里欢快游动、争相进食。该基地总投资1.8亿元,计划建设5万立方米微流水生态养殖大棚,配套建设三级尾水处理降解池,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鳗鱼2000吨,产值1.8亿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红虫养殖、果蔬蔗虫培殖、鳗鱼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上渡街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主题,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3—2024年度,该街道招引设施农业项目9个,共投资9.41亿元,其中3个亿元项目。截至目前,已有6个项目投产,带动1000多人就业。最近,该街道荣获“2023—2024年度贵港市乡村振兴优秀乡镇(街道)”称号。

“决定来这里投资兴业,主要是这里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们,而且这里的水质非常适合养殖鳗鱼。”广西龙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斌介绍,在建设过程中,上渡街道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协调解决了很多难题,保证了项目顺利建成投产。目前,项目总体建设已完成90%,2024年10月底一区开始投产,投放鱼苗350万尾。二区、三区预计今年5月全部投产。

2月11日,记者在上渡街道小龙虾集散中心看到,小龙虾交易场面十分火爆,来自省内外的客商正在采购虾苗,工人忙着秤重、装箱、出货。据小龙虾集散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产的反季节小龙虾不但个头大而且质量好,深受客户喜爱,每天都会发货1000多公斤小龙虾,平均每公斤收购价在70元左右,有效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2022年,我开始养殖小龙虾,第一年养殖50亩,经济效益比较可观,现在养殖规模达到了400多亩,目前每天都有成品虾出售,预计每亩产量在150公斤左右,亩产值超1万元。”上渡街道上渡村家庭农场负责人黄学超介绍。

近年来,上渡街道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充分利用冬闲田空档期,推广“两稻一虾、稻渔结合”模式,现有稻虾田近2500亩,预计今年一季度出成品虾25万公斤,产值达1700万元。为优化交易环境,上渡街道引进企业在上渡村花果山建立小龙虾集散中心,完善物流体系,推动小龙虾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助力虾农增收致富。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帮助广西鸿榆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发展模式创新、产业链完整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企业。

广西鸿榆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平南县工业园区,总投资1.2亿元,主要经营果蔬类、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等一条龙业务,2024年获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在平南县平南街道、武林镇、安怀镇等地打造果蔬、中药材种植基地达1500多亩;已建成传统酱菜生产、中草药加工、水果电商等车间,可安排固定员工50多人、零工200多人,2024年总产值达6000万元,为平南县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脱贫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脱贫户收入,联农带农成效明显。

近年来,上渡街道创新探索运用金融服务推进产业富村。主动谋划、推动落实11个村(社区)办理建设银行授信额度2000万元,利用“合作社+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探索推行“确权确股不确地”模式,下渡社区河碌屯集约土地660亩,成功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广西百鲜食品有限公司蔬果种植项目,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屯收归集体土地1000多亩。创新成立运营平南县第一个村级集体经济雅埠小刀电商中心,进一步打响平南小刀百年非遗品牌,2个月营收超3万元,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问题,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持续转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以实干担当汇聚发展合力,力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设施农业、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上渡街道党工委书记黎海鹏对今年的乡村振兴工作充满信心。

图为上渡街道养殖户在小龙虾养殖基地捕捞小龙虾。全媒体首席摄影记者张庆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