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置办年货是老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近日,记者走进购物商场、乡村集市和物流快递点,探访我市年货市场,看百姓生活变迁。
1月22日,市民在贵港城区解放路采购新年用品。全媒体记者张庆杰摄
家门口买年货好便利
“这副对联多少钱?”
“20元。”
“老板,少一些,18元行吗?”
……
1月16日上午,港北区根竹镇根竹街店铺摊前,根竹镇幸福社区居民韦小燕在购买春联。沿着店铺门口往里看,门口、墙上,甚至天花板上都摆(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春联、红灯笼、中国结、挂历等各式年货。韦小燕在摊位前仔细挑选了一副对联、一个“福”字帖。
沿着街巷一路步行,各类摊铺柜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有新鲜的水果、吊成排的腊味、红彤彤的对联和灯笼,琳琅满目,顾客穿梭在各摊铺前,购买自家所需的年货。
“婶子,您也来买年货呀?”
“这个灯笼真好看,你在哪里买的?我也去看看。”
走在街上,看到熟悉的街坊邻居,韦小燕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不时聊上两句,话里话外讨论的都是哪里的年货卖得好,哪里的水果蔬菜更实惠。“快过年了,家里的年货得筹备起来。”韦小燕手上提着各式年货,笑着对记者说。
幸福社区是港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叶小燕从社区步行到根竹街道用时不超过5分钟。早上在家里吃过早餐,她就来到街上采购年货。“以前在老家,出门买东西可麻烦了。”韦小燕老家在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中团屯,属库区。2017年以前,村民外出采买物品都要依靠渡船出行,遇上大雨、大雾等天气,无法摆渡,再急的事也没有办法。
2016年,韦小燕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底,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韦小燕一家搬进了安置点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再也不用四处漂泊了。”韦小燕说。
目前,来自港北区4个乡镇共283户1206人搬进了安置点,住上了新楼房。
同年,政府在安置点建成了就业帮扶车间,设立了平价购物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之家等服务点,方便群众生活。
2023年8月,韦小燕在工作中不慎摔伤腰椎,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在家静养一年,不能干重活,家里只能靠丈夫一人工作,两个儿子在读初中。今年1月,她竞聘上了社区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社区公共卫生,每天工作4小时,加上做竹编手工等零工,每月收入2500元,丈夫在港北区西江产业园务工,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变好。
“家里已经晒好了腊肉,今天就只买对联、福字。后面想买其他年货,随时可以来。”韦小燕说。
当天下午,孩子放假回家,韦小燕做了儿子最爱吃的排骨汤,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其乐融融。
网购年货更丰富
1月16日下午2时40分,港北区大圩镇何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服务站站长黄富强将快递货车停在门口,准备卸货入库。打开车门,车厢被大大小小的快递塞得满满当当。
“这是今天跑的第一趟,一车有1000多件快递。”黄富强说,临近春节,不少村民选择在网上购买年货,服务站迎来业务高峰。近期,他每天都要到镇上运快递两趟,每天忙到晚上11时。“村民喜欢在网上买年货,大多数是家电、家具、零食、玩具、春联、衣服等各类年货。”
近年来,村民网上购物需求旺盛,快递量日益增多。2023年,黄富强将拉快递的三轮车换成了小型货车。今年临近春节,由于快递数量多,他还租用了隔壁两间门店,用来存放快递。
快递入库中途,不少村民前来取件。60多岁的村民阮进溪从一堆快递中翻出一个快递盒,拿着往家走。“这是我在网上买的三副对联,今年不用去集市挤着买春联了。”阮进溪说。
阮进溪是大圩镇何村人,以前买对联都是等除夕前一天才到集市上买。如今为了能跟孩子有共同话题,阮进溪也学会在网络上购物。“网上购物很方便又丰富,动动手指就能知道商品的详细情况,集市里买东西要走好多处地方才能买齐,年货买完了,人也累得够呛。”
除了网购商品种类丰富,阮进溪的另一个感受是取件更方便了。2021年,黄富强返乡创业,在村里开起了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邮政、顺丰、“三通一达”、德邦等快递品牌进驻。服务站辐射何村、解放村、永福村3个行政村,覆盖村民1万多人。“以前取快递要骑车6公里到镇上,现在走几分钟就到了,很方便。”阮进溪说。
今年,我市在多地直播带货,让网购走进乡村的同时,也让乡村特产走向全国。“这里是15斤鸡菇菌和10斤灵芝干,准备打包发货给客户。”在大圩镇邮政支局综合便民服务站内,大圩镇永福村干部正在填写快递单,这批特产将通过快递物流送到百色市。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统筹推进县级集散中心、乡镇快递网点聚合和“快递进村”示范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有快递企业25家,快递处理场所30个,乡镇快递网点310家,村级快递服务站约520个,邮政、顺丰等品牌已基本实现服务进村。
年货充足幸福多
1月20日下午2时40分,港北区三合市场沿街铺面被商家用春联、红灯笼装饰一新,前来采购年货的市民熙熙攘攘。“我买了8个灯笼、4副对联,过年不能少了仪式感。”市民周先生手上提着两个装满年货的袋子笑着说。
张姐家店铺墙壁上挂满了对联,中间台桌上摆满了福字、红包纸,门外挂着一串串红灯笼、红辣椒装饰品,琳琅满目。她告诉记者,上个月她就备足了年货,现在店里还招了2个临时工帮忙,整体销量很可观。
港北区永丰水果批发市场同样热闹。
“这20箱人参果是11栋的货,这15箱葡萄是8栋的,先给他们送过去。”一辆满载着新鲜水果的冷藏车停在档口前,工人在车上卸货,司机黄师傅则趁着卸货间隙,一边匆匆扒上几口饭,一边指挥工人将货物送至各个水果档口。
走进永丰水果批发市场内,不少档口前都在卸货,进口的车厘子、邵通的苹果、新疆的葡萄、容县的沙田柚……各类水果一字排开,小推车、货车、三轮车、大卡车来回穿梭,吆喝声、喇叭声此起彼伏,场面甚是壮观。
永丰水果批发市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潘献明介绍,市场内共有156户水果批发档口,临近春节,永丰市场平均每天水果进出量约500吨,供销两旺。
位于港北区凤凰二街的华隆超市,不少群众在选购年货。超市家电购物区内,市民周映薇正在选购微波炉、电饭煲等小型家电。她告诉记者,当前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大,她在超市里购买了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和电视机,总价1.8万多元,有了国家补贴,仅需1.4万多元,十分划算。
除了家电,超市内生鲜、粮油、干货、新春大礼包等商品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买了6包新春大礼包,一些自己吃,一些用来走亲戚。”市民周先生说。
“年货大礼包、干货、粮油等销量最好,同比增长5%。”华隆超市总店副店长廖冰介绍,超市在一个多月前就做好了物资储备工作,临时租用4个仓库进行储货,确保春节期间物资供应充足。
年货供应充足离不开党委、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春节前,该局通过指导重点超市、重点保供企业做好产销衔接,增加库存数量和商品种类,加大货源组织和调度力度,重点保障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同时组织重点商贸企业,畅通生活必需品线上供应渠道、丰富线上商品种类,引导商家做好备货、电商平台上架、物流配送等准备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