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羽绒好物,学羽绒知识,赏浪漫“雪景”……1月11日至12日,“贵港甄选”网站专题正式上线暨桥圩羽绒集市专场活动在中心城区举行。活动将贵港各地的优质特产汇聚线上,线下多家羽绒企业现场为市民展现羽绒的多样魅力,线上线下相融合,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贵港制造的匠心与品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购物、打卡、体验,享受冬日的“温暖盛宴”。
贵港好物买得放心
羽绒风衣、羽绒夹克、羽绒被……走进集市,各个展位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展台上羽绒展品琳琅满目,市民正在仔细挑选着衣物,或认真聆听导购人员的介绍,现场热闹非凡。不少商家还推出各种折扣、满减等优惠活动,让市民享受实实在在的福利。
市民正在挑选羽绒服。全媒体记者林子棠摄
“一直想买一件舒适的羽绒服,这次刚好赶上集市,款式多,性价比高。”前来选购的市民梁先生说,羽绒是本地产品,厂家直销,质量保证,贵港好物买得放心。
“羽绒服脏了,可根据污渍情况选局部或整体清洗,选用专用洗涤剂;小污渍可用白醋、酒精等局部处理……”集市的充绒技术体验区同样热闹,在这里市民可近距离观看羽绒被充绒全过程。大家一面观看羽绒被充绒,一面询问羽绒服日常保管、使用注意事项。商家导购员变身专业讲解员,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顾客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羽绒服、羽绒被。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贵港市融媒体中心、市商务局、团市委联合港南区桥圩镇政府主办,贵港日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为商家展示、宣传企业形象以及产品提供有效的平台。霖达羽绒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该品牌的知名度,更让企业有机会直接面对消费者,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今后的产品研发和销售提供参考。
逛集市寻根探源
“我们贵港的羽绒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莫春康、莫春庄等老一辈的带领下,桥圩镇形成了400多人的鸭毛收购队伍……”在集市的文化展示与讲解区,展示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市民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我市羽绒产业的发展历史。
“羽绒取自鸭、鹅的胸部、腹部以及脖颈下方这些部位的绒毛,它比较细密柔软……”与此同时,羽绒知识科普小课堂也火热开课。讲解员手持鸭、鹅道具,为大家讲解羽绒服、羽绒被的相关知识。
活动现场还开展羽绒发展史打卡集章活动。孩子们手持集章卡,穿梭于各个商家之间,探寻羽绒发展史,了解羽绒种类,体验羽绒工艺,在游玩之余还能收获满满的羽绒小知识。
近年来,桥圩镇羽绒产业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已经从传统作坊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培育了“小荷羽绒”“荷城家纺”等知名品牌。据了解,2023年,桥圩镇加工羽毛羽绒约9万吨,占全国加工量的近三成、占世界的近两成,羽绒业总产值近42.9亿元,跨境销售额超过11亿元。目前,桥圩已经成为全国三大羽绒基地之一,荣膺“中国羽绒之乡”称号。
羽绒集市添年味
“迎春迎喜迎富贵,接福接财接平安。”集市的另外一侧,送春联活动也在火热进行。看,书法志愿者黄康依正在一张大红宣纸上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副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为集市增添了浓浓年味。捧着刚刚收到的春联,市民喜笑颜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春联内容的美好寓意,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摄影进万家 温暖全家福”摄影棚同样充满着浓浓的年味,不少参加活动的市民在这里拍摄了2025年的第一张全家福照。影棚内,摄影师正在引导一家人摆好姿势。红色背景布前,红灯笼、福字帖等新年道具为现场增添了几分喜庆,在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中,一个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瞬间被定格,成为这场集市温暖的记忆。
“穿上新买的羽绒服拍个全家福,真是太有意义了!”刚刚拿到全家福照片的刘女士说。照片里,刘女士怀抱着孩子,与丈夫并肩站着,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家福拍摄活动现场。全媒体记者林子棠摄
此外,集市特别布置的浪漫“雪景”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漫天纷飞的“雪花”让现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冬日童话世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拍照留念,孩子们在“雪景”中奔跑玩耍,欢笑声久久荡漾在冬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