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港南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区发展改革局作为牵头抓总的职能,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聚焦企业需求,出政策、抓落实、优服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一、“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通政务服务“快车道”。从新生儿出生到退休养老,从企业信息变更到企业注销登记……曾经繁复的办事流程,如今都能“一次办”。今年以来,港南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按照“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统一出件、一次办好、一键评价”的要求,协调各“一件事”的牵头部门厘清“一件事”涉及单一事项的办理流程、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通过“同项合并、材料整合、数据共享”等方式,编制印发实施方案和办事指南。港南区推行“免费代办”全程受理模式,完善帮办代办机制,建立帮办代办服务队伍,提供“一对一”事项常态化全流程精准服务,帮助办事群众和企业进行表格填写、网上申报、手机注册、电子文件上传等全程网办,确保做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让政务服务和民心真正连起来。今年以来,已累计为109名群众提供了“帮办代办”服务,其中提供投诉咨询建议73个,解决代办帮办36件,受理办结满意度100%。
二、进境水洗羽绒羽毛监管开辟羽绒产业新天地。港南区联合贵港海关向南宁海关和海关总署申报开展优化进境水洗羽绒羽毛监管模式工作(试点),积极打通羽绒进出口堵点,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建立在途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做好货物转运和处置。完善进境水洗羽毛羽绒检疫措施,强化单证审核和口岸现场检疫,优化实验室检测,去年10月中旬贵港口岸熏蒸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筛选出15家进境水洗羽毛羽绒绿色通道试点企业,且在2024年3月28日,中国首票进口水洗羽毛羽绒通关监管改革试点非疫区国家(泰国)货物成功通过钦州港在贵港海关清关落地,用时6日,较经香港等地的传统通关模式缩短三分之一。得益于海运进口水洗羽毛羽绒通关监管改革的改革推动,港南区羽绒产业产值增长势头强劲,2024年10月规上羽绒业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108.4%;1—10月规上羽绒业产值37.6亿元,同比增长52.1%。
三、和谐金融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积极推动“桂惠贷”、工业流动资金贷、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普惠金融政策优化,为企业顺利融资搭桥牵线,支持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工业流动资金贷政策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积极申报。2024年上半年,港南区共指导106家中小企业申报工业流动资金贷,其中获得认定与入库企业96家,入库企业数量占全贵港56%,汉邦木业等5家企业已获得贷款,合计放款7250万元。四季度指导广西剑鑫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申报工业流动资金贷,入库28家,入库成功率93%,入库企业数量占全市的40%。用好“桂惠贷”政策提升实体经济质效,提高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对接效率。2024年1—11月,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港南区“桂惠贷”21.19亿元。强化融资担保增信,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截至2024年10月底,港南区政府性融资担保企业在保675家,在保金额约6.66亿元,新增318家,担保发生金额约4.39亿元。其中,港南区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担保发生额目前均为全市第一。
四、涉企“绿色通道”提升司法服务质效。自2020年为涉企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实现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公正高效解决涉企纠纷,增强企业家的诉讼体验感和司法获得感。结合开展涉企案件司法质效大提升活动,持续畅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优先选择电子送达方式接收诉讼材料,提高电子送达利用率,截至2024年10月31日,港南区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率达98.96%。深化分调裁审机制,严格落实简案快审,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制度的优势,持续压缩涉企商业纠纷诉执流转平均天数,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今年1—10月,港南区法院共办理涉企案件共1153件,一审审限内结案率97.88%,优于全区法院平均值6.5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