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浔郁大地广袤的田野间稻浪翻滚、机声隆隆。10月下旬以来,全市162.3万亩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收割机穿梭田间,金色稻谷源源不断送入运输车,全力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奏响了一曲热闹的“丰收欢歌”。
贵港所处的浔郁平原是广西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更是全市农业支柱产业,晚稻产量关系到全年粮食收成与农户收益。在港北区庆丰镇公路两边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禾秆,几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往复作业,切割、脱粒、稻秆粉碎一气呵成。为保障丰产丰收,贵港市农业农村局提前部署,调度7000台收割机、5000套烘干设备投入秋收作业,日烘干能力达1.2万吨,有效缓解收晒难题。同时,组建多个技术指导小组,到田间地头提供病虫害防治、收割时机选择等服务,结合寒露风防御经验,指导农户“成熟一片、收割一片”。
今年,全市优质稻种植占比已提升至87%以上。“我们通过123个晚稻增密增穗样板片,辐射带动26.8万亩稻田提质增产。”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11月4日,全市晚稻收割面积达56.2%,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指导晾晒烘干,确保粮食品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前期抗旱保水、追施粒肥,到后期机械化抢收、科学烘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农户与农技人员的汗水。如今浔郁大地田野上,机械化作业让丰收更高效,优质品种推广让收成更可观,田野里“稻黄机鸣人欢笑”的秋收画卷,不仅是贵港农业丰收的生动缩影,更筑牢了区域粮食安全的坚实防线,让全市人民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覃塘区石卡镇一片金黄稻浪,晚稻进入收割期。全媒体记者郭晓枫摄

稻熟时节的桂平市西山镇佛荔村是一场光与影的色彩盛宴。管杰钰摄

稻谷熟了。全媒体记者李园园摄

平南县官成镇双马村村民组织收割机抢收晚稻。刘佩林 麦栋华摄影报道

农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全媒体记者郭晓枫摄

机械化收割、脱粒、包装,确保颗粒归仓。全媒体记者郭晓枫摄

贵港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在港北区庆丰镇鹤林村水稻苗情监测基地进 2025年晚稻测产。冼瑶摄

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将稻田文化与文旅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全媒体首席记者陈榕玲摄

丰收的田野是打翻的调色盘晕染成的巨大的画布。全媒体首席摄影记者张庆杰摄
作者:全媒体记者 郭晓枫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