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有担当,政协有力量。
2024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贵港实践的重点任务为履职主线,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积极搭建政协特色履职平台,组织引导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及广大政协委员扎实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和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四大委员专项行动,使政协工作、委员履职更加聚焦中心、更好服务大局,以实干实绩书写精彩履职答卷。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巳巳如意,生生不息”“阳光奋进,快乐成长”……近日,一张张写满深深祝福的书签,穿越千山万水,在江苏省扬州市朱自清小学和港北区郁林路小学之间传递。在两校共同开展的2025年迎新年书签定制活动中,学生们互相将温暖与美好送往对方身边。
2023年以来,两校之间立足各自资源优势,采取实地与远程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活动,引导青少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贵港、扬州两地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的推动者之一,是市政协委员、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陈祥荣。
“委员行动,贵在见行动。一是在围绕主线、凝聚合力上见行动,二是在深化宣教、讲好故事上见行动,三是在推进区域协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见行动。”陈祥荣说。
一年来,市政协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委员行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政协各类会议学习和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学习培训内容,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基础,全面增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突出政协特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引导政协委员及机关干部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当表率、做示范,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生动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以及全市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风貌。持续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和界别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宣讲”,多渠道多形式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激发政协委员履职活力。
“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越来越鲜明了,各部门各单位把主线融入主责主业,工作更有抓手。许多政协委员主动加入民族团结进步协会,推动协会县域全覆盖,开创全社会参与民族工作的先河。”陈祥荣介绍,目前,市本级及所辖5个县(市、区)均获命名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取得阶段性成效,港北区与扬州市广陵区两地青少年交流计划、港南区新塘镇山边村和美村寨建设成果2个典型案例获国家民委宣传推广。
服务产业振兴展作为
广泛服务于用电安装、试验、抢修、维保等领域,并生产制造出广西第一批电力高低压互感器——成立于2017年的广西国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发展与创新转型,成为集产品制造、电力安装、光伏与充电站建设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为电网、广西各地设备厂和工矿企业等单位提供产品与服务。
“以‘委员之力’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自身企业进行经营模式重构、路径重构、观念重构,为产业振兴提供更多良策。”市政协委员、广西国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四群积极参加“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加强调查研究,在推动产业振兴上建言献策,建议我市从资金、技术、信息上对民营企业提供支持,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培养、储备一流人才,着力推进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同时,依托公司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全市能源结构优化,助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
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中,广大政协委员主动当好产业振兴的“实践者”、推介贵港引企投资的“牵线者”和营商环境的“宣传者”,发挥自身优势专长,既建言献策又身体力行,在招商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全产业链构建中积极作为。
一年来,市政协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向市委报送7份专题调研报告,获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3次,为贵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多良策实招。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积极担当作为,挂点联系重大项目18个,重点工作专班2个。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市政协领导班子挂点联系企业和项目58个,协调解决问题44个。2024年,全市政协系统组织和参与签约项目115个,项目合同投资额259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显担当
“要避冷增温防冻害,对气温变化做好应对措施。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联系我们。”近日,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桓铭和农技专家一行,前往桂平市金田镇古东村陆基圆池养殖项目、金田镇大贤村工厂化陆基养殖项目、马皮乡200万羽蛋鸡项目一线,了解建设进度、养殖销售和管理措施等,并现场“支招”,指导养殖户做好防寒防冻措施和生产安全工作。
去年,刘桓铭的脚印遍布项目一线和田间地头。在建设期,以“政策宣讲+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在生产期,提供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指导,助力稳产增收;在销售端,组织企业参加“桂字号”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等,多举措推动贵港名优特产拓宽销路。“我们持续从要素保障、科技支撑、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研究,强化服务,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刘桓铭说。
这是市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履职尽责的生动缩影。
一年来,市政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搭建平台,围绕乡村振兴建言践行、贡献力量。市政协8名厅级领导率先垂范,分别挂点联系16个乡镇、8个行政村,经常下沉到所联系包干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屯)指导和服务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抓好乡村产业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治理等工作。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引导群众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协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水、电、路及路灯等问题,先后为村(屯)和群众办实事30多件,协助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项目10多个。
广覆盖、办实事、惠民生。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建言践行、贡献力量,从建言资政、招商引资、建立产业帮扶基地等方面,开展实际有效的助推行动。2024年,全市各级政协委员深入帮扶村(屯)调研走访1300多人次,撰写调研报告20多份,提出意见建议600多条,为村(屯)或群众办实事400多件,为村(屯)或群众捐款捐物360多万元,参与实施的项目470多个,投资额20多亿元,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振兴。
推动科教振兴尽职责
教态亲切,语音清晰,教法灵活,课堂氛围融洽,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魅力十足的课堂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拉回到2024年12月4日,当天,市政协委员、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校长秦海锋和该校多名骨干教师一道,赴桂平市金田镇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定点结对帮扶活动,通过现场指导授课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师生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我们始终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秦海锋在践行“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中不遗余力。他充分发挥荷城初中3个自治区名校长、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多次带领一批骨干、青年教师赴百色市德宝县、桂平市、覃塘区等农村偏远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助推当地教育品质提升和特色课程发展,受到师生的好评和欢迎。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市政协动员全市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投身“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争当科教振兴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聚焦科教振兴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协商,积极建言资政,发挥政协优势,开展“委员服务基层”活动,推动科教振兴取得良好成效。
一年来,市政协围绕“贵港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贵港市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助推贵港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开展调研协商,紧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科教振兴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强化重点提案《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建议》督办工作,指导承办部门切实落实重点提案办理责任,协调解决办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提案落实,提升民主监督实效。开展科技进园区、进企业活动,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企业发展。开展“委员服务基层”活动,组织政协委员特别是科技、教育、医卫界别委员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委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把文化大餐送到乡村院落、把科普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把健康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作者:全媒体记者蒙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