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广西人民会堂举行。
我市代表团的谢冰梅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围绕相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履职故事,传递基层声音。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桂平市金田镇大贤村党总支部书记谢冰梅表示,五年前,她在网上看到黄文秀同志的事迹,心里深受触动。黄文秀曾说过“总有人要回去,我就是那个要回去的人”,这句话犹如在她的心里点亮了一束光。2020年,大贤村的老支书联系并鼓励她回村建设家乡。她毅然决定辞职,也做了那个“回去的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谢冰梅介绍,在当选大贤村党总支部书记时,面临着村里部分公共区域环境存在“脏乱差”情况、公共设施相对匮乏、村里产业基础薄弱、留守群体“就业难”等难题。如何带领群众走出困境,成为当时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村子要改变,关键在人。”谢冰梅说,她上任不久,就马上着手动员大学毕业生、致富能人返回家乡和大家一起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贤村在第二年就基本实现了村干部队伍的有序更换,建成了一支全员大专及以上学历、平均年龄34岁的年轻化、高学历、干劲儿足的村干部队伍。
谢冰梅介绍,作为村里的“洄游青年”,她们小时候被家乡哺育,如今也在用新思路、新知识反哺家乡。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找资金、跑项目,全力抓好民生项目建设,办好群众身边事。如今,大贤村里新建了垃圾池,新修了道路、桥梁,有了长者食堂、篮球场、图书室、小广场、小公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此外,村里还主动盘点本村资源,大力发展中草药、淮山、酱油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4年,大贤村解决了500人的就业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是2020年的近8倍。“这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谢冰梅说。
“我想,只要我们做的事能让村民们受益,那我们就没白回来。”谢冰梅表示,乡村振兴是我们年轻人的“新赛道”,期待更多青年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当中,来一场乡村振兴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作者:全媒体首席记者 徐智坚 全媒体记者 樊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