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党建引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

2024-08-3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贵港新闻网讯 “今年我们无人农场的试验结果还算可以,整体达到预期效果。粗略估算,无人驾驶旋耕、无人驾驶直播、无人机防虫和无人驾驶收获等四个环节,每亩比常规机械化种植节省约150块钱人力成本。”贵港市益农水稻智慧农场负责人李付生高兴不已。

8月底,忙碌的双抢季基本结束了。益农水稻智慧农场有关的工作人员终于能围坐下来,好好“复盘”早造无人农场的效益情况,他们对今年无人农场早造收成挺满意。

益农水稻智慧农场是全区首个水稻无人农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提供关键技术及装备,探索水稻“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数字化管理。今年早造是无人农场正式生产的第一年,从收成情况看,比常规方式的水稻种植高效,有效推动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

无人农场的成功建设,是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缩影。

市农机中心党支部深入开展“五基三化”系列行动,以锻造“一流队伍、一流作风”和打造“党建领航 强机兴农”模范机关为抓手,强学习、转作风、建队伍、解难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党建引领,推动智慧农业乘风破浪。在具体工作中,牢树“小农机大作为”工作理念,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采取下基层进农村、围炉喝茶话政策等方式,组织基层党员、合作社社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进行座谈问计,通过机关党员“送政策送理论送信心”渠道,将“粮食安全、新质生产力”等概念输灌到基层,形成共同探索智慧农业发展路径的共识。

“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资金、通信设施等难题,项目得以加快推进,不误农时。”贵港市水稻智慧农场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成员、港北区农机中心副主任谭瑞喜说。

今年7月,全区智慧农业、农机应急救灾现场会在益农水稻智慧农场举行,现场演示无人驾驶水田旋耕机、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无人飞机和无人驾驶收获机轮番上阵,展示了水稻耕、种、管、收环节全程智慧化生产组合拳,为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标杆。

无人农场建设初期,市农机中心党支部就敲定了“党建赋能发展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组织农机系统党员干部和种植大户、农机主到广东考察学习水稻智慧农场建设先进经验。今年6月,成立了贵港市水稻智慧农场建设项目临时党支部,市农机中心领导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与市、县、乡三级农机部门党员技术骨干一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问题,保证智慧农场项目建设以及各项技术试验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通过“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平台协调项目资源,争取自治区、市级、港北区资金190万元。邀请金融机构开展“党建引领 联企助农”政银企对接活动,运用金融惠农政策为水稻智慧农场提供资金服务。协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企业在项目周边架设通信设施、优化通信信号,为水稻智慧农场开展数字化智能化作业提供硬件保障。

党建引领,我市农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成功创建广西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设区市” 。2023年,全市建成育插秧、烘干、仓储、大米加工等功能一体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4个;使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补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项目资金共6418万元,三项资金使用率排名全区前列;农机化四项中心工作均获自治区通报表扬,成为广西唯一“大满贯”地市;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拥有量以及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位居全区前列,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77%,位居全区第一。

作者:首席记者黄静华 通讯员李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