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我市以党建引擎激发医保改革发展新动能

2024-08-0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贵港讯 “这次我赶上了人工晶体集采的实惠,同样的白内障手术、植入同一种人工晶体,现在便宜多了!”近日,平南县72岁的陈大姐高兴地说。

原来,陈大姐于2023年在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左眼白内障手术,植入了一枚人工晶体,仅晶体价格就达3759元。今年5月8日,陈大姐再次入院进行右眼白内障手术,植入了同一种人工晶体,得益于人工晶体集采落地,晶体价格降低至997元。因此,陈大姐这次医疗总费用5670.47元,经过医保报销,自己只需要支付2283.33元,其中人工晶体自付473.6元。

近年来,面对艰巨的医保改革任务和各种风险挑战,我市医保部门以党建为引擎,持续激发医保改革发展的新动能。贵港市人工晶体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就是其中的生动体现。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13家公立医疗机构参与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采购,共涉及治疗白内障用的人工晶体、粘弹剂等11个产品类别,采购量达5591个。集采落地后,平均价格降幅达60%,预计可为患者减轻负担949.2万元。

面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医保待遇水平、落实参保全覆盖等民生大考,市医保局依托“荷城医保 一生守护”大讲堂等多元化学习平台,开设政治、法治、业务、素质、实践五大课堂,促使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为参保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医靠”。近5年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7%左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口应参应参。今年上半年,我市给予25.57万人参保资助共0.63亿元,给予19.46万人次住院和门诊特殊慢性病医疗救助共1.12亿元,给予318人次依申请救助共280万元,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是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保基金,推进“三医”联动,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增集采落地药品274个,累计达782种;医用耗材增加34类,累计达74类,耗材价格最高降幅达98.2%、平均降幅58.4%。自2019年以来,该项改革累计为我市群众节约看病费用及医保基金支出8.98亿元。

我市持续优化医保待遇政策,不断完善“三重保障”及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推动住院和门诊保障水平更加均衡。今年上半年,全市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94%、75%,同比基本持平;86.13万人次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同比增加27.6%,报销比例提高8.32%;职工、居民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分别为76%、77.24%。我市还在全区率先实现DRG医保支付方式全覆盖,通过配套实施按疗效价值付费、精神疾病按床日点数付费、城乡居民生育及地贫输血按单病种付费、日间医疗医保付费等机制,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费用与改革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医保用药及医疗服务项目目录范围持续扩宽,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和市人民医院“肺炎合剂”制剂、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跌打酊”制剂顺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让群众更好享受医保药品报销待遇。

在深化医保服务领域改革创新过程中,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领导走流程、找堵点”等活动载体,着力解决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我市搭建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保经办服务网,建设了119家“医医合作”“医银合作”“医药合作”服务站点,让群众切实享受到“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高效便利;实现43项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落实新生儿出生、医保码就医购药等医保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行医保“刷脸”支付、“刷脸办”,让群众医保服务体验升级。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医保经办点、医保合作站点为参保群众提供服务19万多件,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帮办、代办服务,累计为群众办理医保业务近5万件,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作者:李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