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政策体系、要素改革、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去年以来,已为124个新引进的设施农业项目提供用地6.7万亩,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投保同比增长66.13%,目前全市规模猪场机械化水平达91.5%,设施种植业机械化率超过5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87%。
我市率先在全区出台《加快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贵港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制定设施农业土地权属登记管理、金融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等系列配套文件,形成了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3+N”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路径,为我市设施农业提质发展夯实基础。
我市加强空间统筹,创新运用“套叠法”,筛查出可用设施农用地22.4万亩。创新开展设施农业不动产登记,出台《贵港市设施农业用地及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权属登记暂行办法》,颁发全区首批“猪窝牛栏鸡舍”不动产权证。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720亩、设施农业用地不动产权证11万平方米。深化金融服务改革,推行“信用贷”“活物贷”,全市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5.39%,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投保同比增长66.13%,农业保险同比增长14.88%。我市被列为中国建设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创新试点城市,地上农业生产设施抵押率最高可达60%。
我市创新推行“菌菇进厂、鸡鸭上架、猪牛上楼、鱼虾上岸”工厂化养殖模式,向上发展要空间,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设施化工厂化养殖的渔业、生猪、肉牛和蛋鸡和食用菌产值比传统模式高2—50倍。其中,积极探索创新优化的智能化楼房养猪和“物联网+畜牧”等新模式,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的高度肯定,《农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该做法。
作者:高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