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贵港: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从“蓝图”变成现实

2024-07-0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近日,笔者来到覃塘区樟木镇邓保村谭宝屯,只见崭新的水泥道路连接到每家每户门前,改变了该屯多年来房屋门前没有水泥路的面貌。“道路由2米拓宽为3.5米,20多段泥路升级为水泥路,不仅村民出行更方便了,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提升。”邓保村党总支部书记周群昌说,全屯137户639人切实享受到户户通水泥路的便利。这是樟木镇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取得的成果。

2017年,平南县东华镇从20多个项目中票决出佛子至东平道路扩宽硬化、东华镇新区建设2个重大民生项目,开创了全市民生事项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先河。近年来,贵港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总结经验,大力推进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全市乡镇落地开花。

聚焦民生民意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以后我们家的生活用水、十几亩地的灌溉再也不用发愁了。”5月10日,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村民杨青说。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武乐镇逢宜村稻虾养殖产业供水项目二期工程全面竣工。看着出水口源源不断的水流,武乐镇逢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恒安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这个项目落地前,我们村12个屯只能看天吃饭。”冯恒安说,在干旱缺水的时节,村民们只能自己用抽水设备从地下水井抽水灌溉,这不仅影响生活用水的供应,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细化基层治理现代化内容,民主决策是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民生实事项目的可行性和民意基础,使征集到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更具代表性、普惠性,我市乡镇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初定阶段,采取“双线”并行征求意见,由政府征集项目建议、乡镇人大主席团征集项目建议,并通过专题研讨会做好候选项目评估确定,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研究论证中,切实把好项目征集遴选关,确保项目符合民需、贴近民心、汇集民意。

武乐镇人大代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在收集汇总群众充分赞成建设的意见后,2021年把供水项目列为重点推进项目,2022年列为重大民生候选项目,最终于2023年10月顺利开工。项目主管、支管总长度共计7.88公里,覆盖逢宜村12个屯,灌溉面积4000多亩,受益人口4103人。如今,项目的顺利竣工不仅为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还为未来引进稻虾养殖等项目奠定了基础,促进农业产业项目落地。

2023年,全市乡镇共收集到民生实事项目建议1300多条,经过筛选论证,列入乡镇人大会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93个。

代表审议票决 锚定民生靶心办实事

审议、票决阶段是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重要环节,是彰显民主属性的重要方式。

港南区桥圩镇是我市较早以人大代表票决方式决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的乡镇。桥圩镇羽绒产业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因为土地和资金的制约,大家只能局限于“前店后厂”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粗分出的绒只有60%含量,后续的加工利润不得不让给别人。

在2022年桥圩镇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初定阶段,港南区、桥圩镇两级人大代表李海军等人多方征询羽绒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意见,探索羽绒产业提档升级发展思路。“只有建设现代化的标准厂房,企业才能够更好地研发、打造先进加工设备,优化成本、生产环境,实现羽绒产业高质量发展。”桥圩镇人大主席刘海锋说。

2022年3月,在桥圩镇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由全镇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以98%的高票,将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确定为当年桥圩镇民生实事项目。整个审议、票决过程充分发扬民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法定程序和方式得以实现。

从家庭作坊到现代化企业,这个转变让当地羽绒产业实现了新的飞跃,2023年该镇羽绒业实现总产值47亿元。

近年来,桥圩镇共由人大代表票决选出公路、农贸市场、湿地公园、健身活动中心等15个民生项目,一件件体现民心、普惠民生的“小事”,不再被“忽视”,代表审议、票决,切实锚定民生靶心,让群众的期盼得到回应和落实。

2023年,全市67个乡镇6200名乡级人大代表参与了票决,共票决通过126个民生实事项目,项目涉及农业、林业、道路交通、乡村建设、水利设施、基础教育、风貌提升等方面。

做实民主监督 深入督办保障落地落实

民生实事重在落实。为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推进,做好代表票决的“后半篇”文章,我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多方式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牢牢把好监督关,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实现全过程的民主监督,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3年3月,在桂平市南木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代表们通过投票表决,将大藤峡水利枢纽灌区工程南木段项目确定为2023年南木镇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保证项目前期的征拆工作顺利推进,南木镇人大积极宣传动员,将项目所涉及村的代表组成四个小组开展征拆宣传动员,与征拆工作组一起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项目的重要意义,帮群众算好“经济账”与“发展账”,主动充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使征拆工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南木镇人大主席团将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聚焦重点难点,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督查清单”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使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确保代表所选民生实事项目快推进、见成效。

此外,我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发挥检查指导作用,加强与县级财政局、发改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乡镇民生实事项目资金、项目申报、项目审批等难点问题,以强有力的跟踪督办推动票决项目由“办了”向“办好”转变。截至目前,2023年票决的126个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已经竣工96个,完成投资约6.9亿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又着力推动覃塘区、港南区人大在县级层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两区人大会议共票决出46个民生实事项目,涵盖生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多个民生领域。如今,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正在浔郁大地不断深化,并由此延伸至基层治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基层治理现代化在民主票决中推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贵港实践更加广泛深入,让更多的民生实事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莫淑媛 吴祚锦